彰化縣福興鄉將於7月試辦新清運政策,資源回收包括廚餘細分成15項,每天收的種類不一,政策還未上路就引發地方民怨。對此,福興鄉鄉長蔣煙燈表示,若不改變回收方式,會非常耗費時間與人力,「就算被罵也得做!」。

彰化縣福興鄉公所在臉書上公告,為了提高垃圾清運速度,福興鄉將於7/1起試辦兩大垃圾清運政策,包括一般垃圾使用「 可透視垃圾袋」盛裝,以及資源回收「分日分項回收」。
福興鄉公所解釋,一般垃圾使用「可透視垃圾袋」例如紅色、藍色、紅白背心袋等,大可降低清潔隊破袋檢查、延遲收運的機會,而資源回收只要方便丟棄都可以使用,袋口無需綁緊,不過務必確實做好分類。
至於資源回收7月開始改為「分日分項回收」,福興鄉公所說明,週一、二、五清運回收物,包括廢紙類(舊紙箱、紙容器、鋁箔包)、玻璃類、資訊物品、電池、燈管、陶瓷、光碟、輪胎、舊家電;週三、四清運回收物,包括塑膠類(寶特瓶、塑膠容器、塑膠薄片)、保麗龍、舊衣紡織、鐵鋁罐,週六停收資源回收,週日一般垃圾與資源回收均停收。

該政策雖還未上路,但已經引發地方民怨,有人認為各鄉鎮的垃圾和資源回收的分類標準認知不同,且鄉民以長輩居多,很難記清楚星期幾要丟什麼,為何不回收一起丟就好。
對此,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福興鄉鄉長蔣煙燈強調,近來資源回收時常面臨超載問題,回收人員到定點後必需再進行二次分類,非常耗費時間與人力,若一旦實施「分日分類」就能大幅減輕這些狀況,「就算被罵也得做!」。5月底鄉公所也會開始進行宣導,讓居民能盡早習慣新回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