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年薪600萬」牙科偏鄉計畫 本土牙:偏鄉不是波波後門

分享:

近日網路流傳一份牙醫年薪600萬的偏鄉醫療計畫,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暨本土小牙醫聯盟今日發表聲明,澄清該計畫並非聯盟所提出,與聯盟無關。聯盟從未反對改善偏鄉醫療,而是反對政府以偏鄉之名,偷渡增加波波牙醫實習名額。聯盟強調,偏鄉真正需要的是臨床經驗豐富、能獨立診治的資深醫師,而非短期快閃的菜鳥醫生。衛福部表示,該計畫非衛福部版本,請大家不要相信。

近日網路流傳一份牙醫年薪600萬的偏鄉醫療計畫,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暨本土小牙醫聯盟今日發表聲明,澄清該計畫並非聯盟所提出。(示意圖/Pexels)
近日網路流傳一份牙醫年薪600萬的偏鄉醫療計畫,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暨本土小牙醫聯盟今日發表聲明,澄清該計畫並非聯盟所提出。(示意圖/Pexels)

聯盟說明,偏鄉民眾常常因就醫不便延誤病情,口腔問題往往更錯綜複雜,剛畢業的新手牙醫師臨床歷練不足往往難以處理。而醫師若只待兩三年就快閃離開,反而妨礙穩定醫療體系的建立,也難以和當地居民建立互信,最後政府砸了預算,民眾卻寧可去市區看牙。根據WHO研究報告,最可能長期留在偏鄉的醫療人員,就是出身偏鄉的子弟。國內統計也顯示波波牙醫有六成集中在雙北、八成在六都,不會留在偏鄉。然而衛福部過去一邊砍公費生名額,卻一邊試圖增加波波名額,不僅剝奪偏鄉子弟翻身機會,也令人質疑偏鄉政策成效。聯盟呼籲新任衛福部長石崇良,勿再以偏鄉為幌子,大開波波後門。

聯盟說明,去年衛福部公告「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第二期」的牙科部分,額外增加波波實習名額,不僅搶奪本土學生訓練資源,波波服務的地點也根本不在偏鄉。而波波若拿到實習及格證明,就違約落跑去診所當密醫,也沒有罰則,恐怕造成社會密醫增加,嚴重影響民眾健康安全。該計畫甚至花費高達24億,導致近五千位民眾和聯盟一起上街抗議,如今計畫已退回重擬。

本土小牙醫聯盟9/1曾召開記者會,呼籲新任衛福部長石崇良將「波波名額上限不超過國內名額十分之一」明文入法。(圖/翻攝自本土小牙醫聯盟臉書)
本土小牙醫聯盟9/1曾召開記者會,呼籲新任衛福部長石崇良將「波波名額上限不超過國內名額十分之一」明文入法。(圖/翻攝自本土小牙醫聯盟臉書)

然而衛福部卻在遊行的隔天修改醫師法施行細則,下修波波醫師、波波牙醫參加醫師國考的資格門檻,若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未在下個月排案審查,放水條文就會自動通過。聯盟呼籲民眾一起要求政府把關醫療品質,退回放水條款。

聯盟建議,改善偏鄉醫療有許多更好的做法。例如增設醫療站點、改善現有醫療設備、增加巡迴醫療等等。偏鄉醫療需要在地化,政府應與地方公會討論,制定合乎當地文化和需求的偏鄉醫療政策。聯盟再次呼籲,偏鄉需要好醫師,醫療平權是政府的責任。資源有限,應善加規劃,更不該利用「偏鄉」名義行圖利波波之實,才能保障偏鄉民眾的就醫權益。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