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首波立委罷免投票結果出爐,24位國民黨立委全都不同意罷免票多過同意票,因此24名藍委全都過關,罷免失敗。對此,台灣民意董事長游盈隆表示,這顯示主流民意是強烈反對大罷免,他甚至預言,第二波的823投票,結果一樣是7比0,現在就可確定。

游盈隆在罷免結果出爐後於臉書發文,全球矚目的台灣大罷免結果出爐,24個國民黨籍立委選區罷免案,沒有一席被罷免,24比0,全數安全過關。罷團與綠營期待的「大罷免,大成功」沒出現,反而被「大罷免,大槓龜」取代,一個非常戲劇性、非常與直覺相反的收場。
游盈隆表示,這樣的結果再度傳達一個清楚的訊息,那就是,台灣主流民意強烈反對大罷免。這麼清清如水的民意,賴清德政府和執政的民進黨必須做出適時、適格、適當的回應,否則,不斷誤判形勢,不斷重蹈覆轍,將後患無窮。
游盈隆指出,大罷免已經結束,不必再寄望823第二波出現奇蹟,第二波結果一樣是7比0,現在就可確定。大罷免作為一個政治現象或歷史現象,其實不難理解,它是過去18個月台灣朝野空前政治惡鬥的副產品、衍生物。不老老實實地追本溯源,是無法找出問題的根源,對症下藥的。
一言以蔽之,大罷免是一個群眾運動,是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民進黨在國會一連串失敗,所激起的廣大民進黨支持者自發性的集體行動,並獲得民進黨的力挺。

游盈隆透露,自己打從今年1月就開始注意柯建銘總召的大罷免倡議及其後續發展。我曾用不同的方式公開提醒,包括:大罷免是南柯一夢;大罷免終究是一場鬧劇;大罷免生雞蛋無,放雞屎有(台語);大罷免沒有正當性;全面性無差別大罷免正當性不足,客觀上也做不到,徒增紛擾;大罷免沒有贏家;要化解憲政僵局,大罷免可能是現行憲政體制最後一招,但也是衝撞最激烈、最撕裂社會、社會成本最高、也最沒有效率的一招,等等。現在大罷免結束了,回頭看看來時路,是多麼的瘋狂、濫情與不切實際。
游盈隆直言,現在就是台灣社會針對大罷免始末,做全面反省、檢討與究責的時候。不要濫情、不要蓄意逃避責任、不要拿天真無邪的罷團當擋箭牌。好好反省、好好檢討、好好究責,至少一個月;否則,朝野政黨要如何從中獲取經驗教訓,國家與社會要如何以最快速度重新步上正軌,大步向前。
游盈隆續指,今天傍晚,當大罷免結果出爐時,在野黨政治人物發表感言時,感性的期盼台灣社會應該從衝突走向和解。我覺得這或許是大罷免強烈衝撞後,一個較可喜的現象。

最後游盈隆期盼,大罷免大衝突後,台灣政治應回歸「大和解,大聯合,大改革」的正確歷史道路上,不要再鬥了,才是社會之福,人民之福,國家之福。天佑台灣,天佑台灣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