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正面臨一波護理師離職潮,為了避免留下來堅守崗位的護理師承受過重負擔而加速流失,衛福部開始加強管理「三班護病比」。然而,此舉不但讓部分醫院被迫關閉病床,進一步造成急診病人住院更加困難,還未能有效提升整體護理人力。

根據立法院調查,護病比落實後,護理人員的執業率不升反降,從2024年2月的62.72%下降到今年5月的62.36%,創下近5年新低。
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立院調查報告指出,衛福部曾在2024年與2025年分別投入40億元與68.85億元,推動護理人員留任政策,確實讓三班護病比的達標率逐步提升。
數據顯示,2024年時,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每月達標率約在30%至40%之間,地區醫院則維持在80%到86%之間。到了今年1月,情況雖有所改善,醫學中心達59%,區域醫院49%,地區醫院更達94%。然而,若扣除65歲以上的護理人員,整體執業率卻從62.72%下滑到62.36%,顯示現行措施未能真正解決人力流失問題。
護理師離職的主因之一是長期的三班輪值導致疲勞與健康惡化,但更深層的矛盾來自健保給付的不合理。雖然今年5月1日起,衛福部依病床類型與醫院層級調整了護理費用,以醫學中心的急性一般病床為例,住院首日護理費點數為1154,病房費598,合計1752元,但與2024年台灣旅館業平均房價2960元相比,仍顯得過低。專家雖強調這是依護理專業與醫療環境設計的合理金額,卻難以消除外界對護理師未獲應有尊重的感嘆。
為了避免護理人力危機持續惡化,行政院早在2023年就通過「護理人力政策整備計畫」,希望確保新血持續進入職場。然而檢視2020至2024年護理科系新生的註冊率,卻顯示前景不容樂觀。數據顯示,註冊率自2022年降至86.85%後一路下滑,2023年僅剩85.85%,2024年更跌至79.10%。這意味著未來能真正進入醫院服務的護理人力恐將持續萎縮,讓已經嚴峻的醫療環境雪上加霜。(CTWANT)
文章授權轉載自《CTWANT》三班護病比難挽留人力!護理人員執業率仍創5年新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