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衝撞 大陸應在戰略上藐視台獨(王崑義)

分享:

文/王崑義

賴清德總統召開就職滿月記者會,重申「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是台灣社會共識,而他身為總統的職責,就是要守護國家主權,維護民主憲政體制」。他還表示,和平必須要靠實力,也就是透過備戰來達到避戰,唯有實力達到了,和平才有保障,才是真正的和平。顯然,儘管就職以來大陸使用軍經動作反制,但賴清德並不理會,還是要一路走到黑,為了台海和平,只有採取「戰略上藐視台獨」策略,兩岸才可能真正避戰。

賴清德總統的兩岸論述被視為「新兩國論」。(圖/中天新聞)

從就任以來,賴清德對外對內幾乎是採取一種衝撞的策略。對大陸,別說回到九二共識,連中華民族都不願提到,他的一篇就職演說,已經被界定是「新兩國論」的「獨白」,這是激怒大陸採取「聯合利劍—2024A」軍演反制台獨的主因。

對內,則糾結於國會改革法,非要以覆議案,用少數跟藍白的多數拚個輸贏,完全不在意未來4年可能陷入內政不彰的執政困境。這種一昧採取衝撞策略,不止不避戰,甚至是引戰與求戰的總統。難怪外界要質疑這是美國刻意要刺激大陸攻打台灣,也就是不怕你打,就怕你不打的想法,如果事情真的是這樣,兩岸陷於水火的可能性,未來4年就會不斷升高。

其實,台灣內部有一股激進台獨,認定為了尋求獨立,兩岸必有一戰,所以晚打不如早打,趁著美國還有實力保護台灣,如何勾引大陸主動攻打台灣,讓台灣掌握戰爭的正義性,這樣全球就可能像對俄羅斯,站在台灣這一邊制裁大陸。這就是英國《金融時報》日前所報導,習近平於2023年4月告訴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美國正試圖誘騙中國入侵台灣,但他不會上鉤的說法。

就因為有這種把台灣當誘餌,對大陸引戰的想像,賴清德選擇站在激進台獨的一邊,寧願做美國的魚餌,不惜充當引戰的對象。這也是賴清德在陸軍官校黃埔建軍一百周年校慶中致詞要提到「中國強勢崛起,破壞台海現狀」,並批評「首戰即終戰」說法是投降主義,他並重申「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以及「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由兩千三百萬人民共同決定」。

在國軍內部灌輸「首戰即終戰」是投降主義,並重申「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說法,顯然賴清德是要激勵國軍為台獨而戰,而且即使戰到最後一兵一卒也不放棄,所以他要求國軍絕不能夠敵我不分、敵友不分。

為了達成引戰的目的,賴清德在就職滿月記者會上,還宣布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表明「世界都在關注台灣如何能夠展現強大的自我保護韌性,進行全方位的盤整,更要提出對策、解決問題,來強化國防、民生、災防、民主四大韌性,打造更強而有力的民主社會」。這被項動作,被解讀是一個為了因應戰爭的動員組織。

除此之外,賴清德這一個月來的衝撞還被認為是「台獨無門,只能硬闖」,這包括從就職演說到接受時代雜誌專訪,再到鳳山陸官講話,僅就一個月的時間裡,賴清德三度宣示「新兩國論」,顯示其「台獨工作者」的強烈意志,這必然使得未來4年兩岸關係會走在統獨對撞的路上。而賴的引戰言行,也會把台灣帶向國際媒體所預見的「全球最危險的地方」。

既然賴清德執意要當一個引戰的對象,兩岸為了避戰,大陸可以不必跟他硬碰硬,而應該採取「戰略上藐視台獨」的做法,戰術上仍然積極的採取兩岸交流,形成大陸與賴清德政府「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不對撞策略。畢竟兩岸一開戰,可能遂行美國的意願,卻讓兩岸陷入全面烽火狀態,造成生靈塗炭的民族悲劇。既然台獨已經不承認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更不必為了少數激進台獨,去傷害廣大認同自己還是中華民族的台灣人民。

所以,碰上意志堅定的激進台獨工作者,大陸大可不必上鉤,反而應該主動避戰,為了中華民族的長治久安,也為了兩岸的和平穩定,「戰略上藐視台獨」應該是可以視為是現階段對付台獨的積極態度,只要能夠持續維持兩岸交流,相信廣大台灣人民最後會唾棄激進台獨,主動站到兩岸和平發展這一邊。

※作者王崑義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天新聞網、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留言衝人氣 6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