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十大死因出爐!Covid-19退居第六 醫示警應「主動癌篩」別再等了

分享:

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衛福部於17日公布112年「十大死因」,「癌症」已連續42年蟬聯榜首,接著心臟疾病、肺炎則位居2、3名,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可明顯發現2023年死亡人數為20萬5,575人,較前一年減少(減少2,863人,約-1.4%),主因為Covid-19所導致死亡人數降低。

癌症死亡時鐘2023年比起前一年快了14秒,平均每9分53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示意圖/photoAC)

根據最新統計資料,國人主要十大癌症死因排名依序為(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2)肝和肝內膽管癌、(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4)女性乳癌、(5)前列腺(攝護腺)癌、(6)口腔癌、(7)胰臟癌、(8)胃癌、(9)食道癌、(10)卵巢癌,排名與前一年相同,值得注意的是肺癌及肝癌已連續44年排名前2名;以標準死亡率來看,食道癌、女性乳癌略為增加,衛福部也提出警訊,癌症死亡時鐘2023年比起前一年快了14秒,平均每9分53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

對此,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指出,由於Covid-19傳染方式關係,難免降低民眾就醫篩檢意願。他分享過往接觸案例,一名42歲上班族女性在疫情爆發前曾接受健康檢查,當時透過超音波檢查當時已發現右側乳房有一處可疑低回音病灶,大小為0.8公分,且邊緣稍微較模糊,當時報告結果指出建議後續每年應主動追蹤檢查。

但因疫情期間,該女士為避免染疫,忽略追蹤檢查,時隔3年,近期她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健檢,透過乳房磁振造影及超音波檢查發現該病灶已悄悄發展成異常腫瘤,並有擴散至腋下淋巴現象,進一步臨床確認為乳癌第二期。

新冠疫情許多患者不敢出門,導致病情惡化。(示意圖/photoAC)

錢政平醫師表示,疫情早已於去年在國內外皆於解封狀態,大多數人直至現今,生活早已恢復過往,對疫情防護措施也大幅度降低,不須再時時刻刻配戴口罩,雖疫情尚未完全消停,但從死亡人數可發現因Covid-19導致對生命嚴重威脅程度,也不再像疫情嚴峻時的危險。

與前一年不變的國人死亡最大主因,還是來自於「癌症」的威脅,並且因癌症死亡的人數還有成長趨勢,錢政平醫師呼籲民眾,面對癌篩也該恢復疫前主動積極,也再次提醒民眾,癌症其實不可怕,只要積極為自己做好健康管理,主動定期安排健康檢查,只要早期發現並及早接受正規治療,大多數的癌症預後都有不錯的存活率。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