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中部宿霧省於2025年9月30日晚間遭受規模6.9強震襲擊,造成至少69人死亡、超過150人受傷。由於地震發生時間為晚間9點59分,為淺層地震,災情迅速蔓延。截至10月1日,官方已確認至少69人死亡、超過150人受傷,根據地質與震災單位表示,這場規模 6.9 的地震,很可能是由過去 400 年間未曾出現過強震活動的一條斷層所觸發。

根據《路透社》(Reuters)與《ABS-CBN新聞網》綜合報導,這起地震震央位於宿霧省北部博哥市(Bogo City)近海,震央周圍數個市鎮受創嚴重,包括達安班塔揚(Daanbantayan)、聖雷米吉奧(San Remigio)、梅德林(Medellin)與塔布埃蘭(Tabuelan)。
另據菲律賓火山與地震研究所(Phivolcs)資料,震央位於博哥市東北方21公里處,但該區域所屬海底斷層在過去400年間從未發生過重大地震。該研究所地震學部門主管塞維亞(Winchelle Sevilla)表示,歷來僅記錄到規模4以下微震,當地居民幾乎無感。此次劇烈地震因此完全出乎預期,目前已派遣專家前往震央進行地質調查,釐清斷層活動機制。
據了解,宿霧與周邊地區本就是地震頻繁區域。Phivolcs 提到,自 1885 年至 2013 年間,至少有 8 次較強震(規模 5 至 7.2)對宿霧或鄰省造成影響。 其中過去造成明顯災情的事件包括:2012 年尼格羅省(Negros Oriental)發生的 6.9 規模地震,以及 2013 年薄荷(Bohol)島上 7.2 規模強震,兩起均波及宿霧並造成建物破壞。
Phivolcs 指出,該區可能由數條斷層構成地震源,包括博格斷層(Bogo Fault)、達安班塔揚線帶(Daanbantayan Lineament)與宿霧斷層系統(Cebu Fault System)。另有多條陸上或海底斷層能釋放從小規模至強震的能量。 此外,震央區域近期曾遭遇連續風暴影響,基礎建設原已脆弱,加上地震造成大規模斷電與水源供應中斷,重創民生。

地震發生後,震央周邊地區已記錄數百次餘震,Phivolcs表示未來幾週甚至幾個月可能仍會出現有感餘震,呼籲民眾提高警覺。除此之外,博哥市醫療資源告急,當地醫院「不堪負荷」,需外援支援人力與醫療設備。聖雷米吉奧等重災區已宣布進入「災難狀態」,副市長雷尼斯(Alfie Reynes)呼籲外界提供食物、淨水與重型機具協助救災。
儘管災情嚴重,菲律賓第二大機場麥克坦宿霧國際機場(Mactan-Cebu International Airport)仍持續營運,成為災區重要物資與人力調度樞紐。針對這起災害,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已向罹難者家屬致哀,並承諾政府將提供災區必要協助,派遣部長級官員深入災區指揮救援行動。(CTWANT)
【更多CTWANT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