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譚傳毅
德國外交部7月8日指控,在紅海附近「ASPIDES」海上安全行動中,與1艘中國護衛艦發生近距離接觸,該艦以雷射瞄準1架參與任務的德國軍機,稱此舉「完全不可接受」,並召見中國駐德大使要求說明。

當日在紅海附近,中國海軍第47批護航編隊正在執行索馬利亞海域護航,編隊包括1艘052D驅逐艦(包頭艦)、1艘054A護衛艦(紅河艦)和903A型綜合補給艦高郵湖艦組成。
紅河艦和包頭艦都有能力發射雷射,只是護衛艦的雷射能力稍弱。紅河艦並無裝備高能雷射武器,但卻有低功率雷射眩目器,用以干擾無人機或驅離抵近之目標,功率是千瓦級,射程5-10公里,無法硬殺傷(例如燒毀機體)。
ASPIDES是什麼東西?
在解釋名詞之前,我們先看看胡塞武裝怎麼突然之間崛起的。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對以色列發起「大洪水」軍事行動,緊接著在10月31日,胡塞武裝首次對以色列發動飛彈和無人機跨境襲擊。
原本名不見經傳、連國家都不是的一個區域「恐怖組織」,膽敢叫板中東小霸王以色列,是活膩了嗎?很明顯,是真主顯靈了!這個「恐怖組織」居然能在窮山惡水之間「撿到」大量武器,連極音速飛彈都有,而且好像永遠用不完。
剛開始只是針對以色列,後來加上以色列貨船、以及與以色列有業務往來的貨船;當美海軍開始保護航道時,胡塞武裝毫不猶豫地反擊,把美英集團打得灰頭土臉。例如杜魯門號航母屢遭胡塞攻擊,美方死都不承認到底受傷了沒。
大概基於共同基督教意識形態、以及地緣政治理由,歐盟也開始行動了。歐盟於2024年2月19日正式啟動「盾牌」行動(ASPIDES Operation),「盾牌」源於古希臘語,旨在應對胡塞武裝對商船的襲擊,保障紅海航線的航行安全與自由,總部位於希臘。
ASPIDES的核心武器以海軍艦艇為主,主要由德國、法國、義大利的護衛艦組成,行動聚焦於海上防禦護航。德國是ASPIDES的重要參與國,但其部署的武器以水面艦艇為主,租用偵察機(比奇超級王350型)倒是第一次出現。
該型機航程長(最大2570浬)、低油耗、高靈活性,主要軍事用途:偵察監視、搜救運輸、運輸等。這次該機與47編隊懟上了,一束雷射光卻粉碎了歐盟和德國尊貴驕傲的形象。
別忘了,早在2008年12月,中國即開啟了亞丁灣護航任務,從中國本土途徑麻六甲、印度洋乃至於波斯灣和紅海,每4個月一批次,至今已經持續了16年。這條航線是傳統的海上絲綢之路,中國人已經經營了600多年,熟的很!
南葉門亞丁灣對岸就是著名的索馬利亞海盜,在海盜猖狂期間,歐盟或德國可曾關心?即使關心了,可曾採取任何行動?若不是胡塞武裝,哪輪得到歐盟或德國關心紅海?
失禮的德國偵察機
目前國際民航組織(ICAO)未規定民航客機必須開啟類似船舶AIS系統,主要依賴ADS-B(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實時廣播位置,與船舶AIS類似,對於軍機則無任何規定。
可以這麼講,作為1架慢速偵察機,很早就被47護航編隊發現了;這架德軍租用之比奇超級王350型偵察機接近編隊時,《明鏡週刊》報導是「近距離接觸」,根據紅河艦載雷射武器的射程5-10公里,所謂的「近距離」大概就是這個距離。
目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未強制規定軍用飛機在公海接近他國軍艦時,必須預先以無線電通報對方。但為避免誤判,多數國家在軍事行動中會通過國際海事頻道(VHF-16頻道)主動建立通信管道通報意圖。
此次事件,德軍偵察機正執行任務,必然未開啟ADS-B或航空AIS系統,也未主動以VHF-16頻道與中國海軍第47護航編隊聯繫;或許之前德軍偵察機已數次執行類似任務、也經常遇到中國艦隊,雖然該機已被發現,但為某些原因而未主動聯繫47護航編隊,遭到編隊屬艦紅河艦以雷射驅逐。
要知道,軍機未提前主動聯繫擅自靠近軍艦,很可能被47編隊視為敵對、挑釁或攻擊準備之行為。德軍偵察機若想偵知胡塞武裝行動,那就直接飛到葉門附近空域偵察,偷偷摸摸的偵察47護航編隊,不是討打嗎?
不主動聯繫,是德軍偵察機最大的失禮行為。如果德軍偵察機主動聯繫了47編隊,而編隊仍舊以雷射照射德軍機,那麼,失禮的一方就是中國了。在敏感海空域進行軍事活動,極易招致誤解,台海與南海就是其中之二,為避免誤判,域外國家在此區的軍事行動最好通知當事國。
2022年2月,澳大利亞國防部發布一則聲明,中國海軍合肥號驅逐艦在澳大利亞北部專屬經濟區,使用雷射照射了一架執行海上巡邏任務的澳軍P-8A反潛巡邏機。類似事件例如2024年9月13日,德國海軍兩艘軍艦「巴登符騰堡」護衛艦和「緬因河畔法蘭克福」補給艦駛入台灣海峽,遭中國海軍艦隊攔截、並以雷射照射。
德軍偵察機突然接近47編隊,必然觸發編隊的防禦性反制措施,例如雷達鎖定、電子干擾或雷射照射。雷射雖主要用於測距/警告,但可能損傷飛行員視力或機載設備;最糟糕的就是被近防炮雷達和光電設備鎖定,若該炮處於自動作戰模式,德軍偵察機被打下來簡直手拿把掐。德軍偵察機到底得靠得多近才會被打?
德軍偵察機得靠多近才會被打?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提美海軍F/A-18被誤擊事件。2024年12月21日,美國中央司令部發表聲明,美軍己方火力(提康得羅加級巡洋艦)誤在紅海上空擊中己方戰機(杜魯門號航母所屬)。
一般認為可能的誤擊原因如下:被胡塞武裝擊落、敵我識別器故障、提康得羅加雷達過於老舊、數據鏈失靈。這些原因看著古怪,怎麼看都不像一流海軍該發生的事情,感覺美軍在隱藏什麼事實,就像一部電梯裡面有人放屁,一般不會有人承認的,但是美軍卻搶著承認:屁就是我放的!
會不會有第四種可能:被巡洋艦的近防炮擊落的?處在戰鬥前線,巡洋艦很可能把近防炮系統擺在自動作戰模式,不幸的是,F/A-18飛得太接近巡洋艦,近防炮自動開火擊落該機。
包頭艦近防系統配備的近防炮系統(H/PJ-11型1130近防炮)、紅河艦則是730近防炮系統,射程大約是4公里。中國海軍近防炮都有兩種工作模式:自主作戰能力、經由艦載作戰系統統一指揮。
若處於自動作戰模式,一旦艦載雷達偵測到威脅進入射程(通常4公里內),系統會自動密集發射彈幕,全程無需人工干預;即使艦載雷達受損,近防雷達仍能獨立運作,並指揮發射近防炮。
到底當時47編隊近防系統處於自動作戰或統一指揮模式?我們完全不知道。下次德軍偵察機何不放膽直接飛躍包頭艦頭頂?順便測試編隊近防系統的防禦模式。確定的是,編隊發射雷射是相當客氣與節制的做法。
如果F/A-18就在這種情況之下被擊落,很可能德軍偵察機也是在接近到47編隊大約4公里處(也許更靠近)、卻又不主動聯繫編隊,試想下,編隊指揮官會讓你繼續接近嗎?直接擊落德機可能不太禮貌,警告警告總是需要的,中國人總是講究禮節,剩下來的就是選擇警告武器了。
編隊指揮官可以選擇發射致盲雷射、微波、或電子干擾與壓制,根據德國軍方的說法是遭到雷射照射,那就是雷射警告了,沒啥說的。部隊要訓練,戰力才會強大;同理,敵人也需要經過我的磨練,剛開始有點兒疼,疼沒關係,多疼幾次,以後就不疼了。
結論
德軍偵察機被紅河艦雷射照射,大概是德軍在紅海的第一次。至此,中國人向全世界展示其掌控海上絲綢之路的能力、決心、勇氣、毅力,這是大國海軍的風範。
人說「百年海軍」,意思是經營海軍需要百年之久。中國人在海上展現出來的能力、決心、勇氣、毅力,正是經營大國海軍所需的氣質與要件,何需百年?至於德國人被打疼,嗷嗷叫幾聲總是難免的。(國戰會)
※以上言論不代表中天新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