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雷霆」演習打擊天然氣接收站? 張競曝:假把式

分享:

4月1日解放軍東部戰區無預警宣布對台軍事演習,2日加上演習代號「海峽雷霆-2025A」,另行發佈軍事操演通告,並且宣布演習科目涵蓋範圍為台灣海峽中部及南部海域。根據大陸官媒的報導,「海峽雷霆-2025A」演習在東海相關海域實施長程火力實彈射擊演練,對重要港口、能源設施等模擬目標進行精確打擊,同時刻意播放,演習官兵通報對永安天然氣接收站射擊完畢的畫面。對此,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提出分析。

「海峽雷霆-2025A」演習PHL-191長程多管火箭實彈射擊。(圖/截自央視)

張競指出,針對特定軍事目標實施精準打擊,特別是希望癱瘓敵人基礎設施,基本上都是針對運作體系最脆弱環節(Weakest Link)下手,同時亦要避免基礎設施遭破壞停止運作後,失控造成無法預期的附帶損傷(Collateral Damage)。

因此想要癱瘓電力系統,自然就是鎖定搭配發電廠的配電變壓所,因為配電變電設施就是最弱環節,亦即整個電力系統的死穴與罩門所在,而且導致失控意外損傷的機率最低。

模擬我國永安天然氣接收站的解放軍目標靶區。(圖/截自央視)

張競表示,相對來說,如果將目標設定針對核能發電廠的核反應爐,或是水力發電廠的壩體,就很有可能造成放射性燃料洩漏,或是壩體崩解洩流氾濫,產生無謂傷亡、違反國際戰爭法規。

所以「海峽雷霆-2025A」的實彈射擊項目,將高雄的永安液化石油氣接收站列為精準打擊目標,同時預計彈著設定在港邊儲氣槽,而不是進行卸載作業的高樁碼頭與接收作業的管路系統,確實讓人感到不解。

張競強調,其實解放軍海軍研究所下轄的「軍港碼頭爆炸毀傷試驗科研團隊」,2021年10月曾在大連市海軍實驗基地,針對高樁碼頭進行過爆炸破壞力學實驗。當時他曾指出,其所針對目標很有可能就是台灣的各個液化石油氣接收站,運用特攻作戰滲透破壞高樁碼頭與接收作業管路設施,造成失能、無法搶修,但在戰後卻能以最低代價迅速修復,恢復系統正常運作。

因此如果解放軍對台動武,要針對能源設施實施精準打擊,應該運用長程火箭攻擊儲油槽,還是採用特攻作戰爆破高樁碼頭、卸載設備,其實不言而喻。

張競認為,若是以此次解放軍實彈射擊的實際射程為半徑,永安液化石油氣接收站為圓心,畫出圓周可看出並沒有跨過台灣海峽,因此「海峽雷霆-2025A」的實彈射擊不過是模擬構想假把式,實在還算不上是真功夫。

此外,解放軍若要動武攻台,必然會取得海、空優勢,亦會暫停台灣的對外海空交通與運輸作業,此時所有預定前來台灣的能源運輸船隻早就裹足不前,請問還有必要將永安液化石油氣接收站的儲氣槽轟到稀巴爛嗎?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