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會副祕書長趙怡翔上週密訪華府,外傳主要目的是探詢賴清德總統今年底前過境紐約出訪中南美洲三友邦的可能性。涉外人士指出,趙怡翔選在美中談判以及美方籌備「川習會」之際,跨過駐美代表處談論此事,不僅時機極為不妥,更可能衝擊台美互信關係,影響後續外交工作。

根據《中國時報》的報導,這名涉外人士透露,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憑藉過去擔任外交部長的人脈,頻頻介入外交事務,趙怡翔此次訪美即為一例。此舉顯示國安體系對駐美代表處缺乏信任,自認擁有更多人脈資源。然而,趙怡翔此行不僅未能見到真正能影響決策的川普團隊官員,反而損害了外交部與駐美代表處與美方建立的互信基礎。
據了解,賴清德總統原訂八月出訪,卻遭美國川普政府拒絕過境紐約後,國安體系便對駐美代表處的能力提出質疑。日前甚至傳出國安會諮詢委員徐斯儉可能接任駐美代表的消息。涉外人士坦言,這類放話當時已造成駐美代表處與美方政要接觸時的困擾,美方擔憂駐美代表更換會影響雙方承諾,使原本開放的態度轉為保守。直到確定徐斯儉不會接任,雙方才逐漸恢復互信。

涉外人士指出,美方對賴總統過境紐約持保守態度,主要是擔心影響美中談判和即將在韓國APEC期間舉行的「川習會」。對於美方顧慮,駐美代表處表示尊重,不願在此時造成美方困擾。然而,趙怡翔此時赴美談論敏感議題,不僅破壞台美互信,增加美方困擾,也讓美方對台灣外交體系的「雙頭馬車」現象感到疑惑,將影響駐美代表的工作,對台美關係發展不利。
儘管外傳趙怡翔此行是奉賴清德總統之命,且吳釗燮知情,但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已強調,目前沒有賴總統出訪的安排,相關報導並不正確。不過,這一事件仍讓外交及國安體系「兩個太陽」的疑雲趨於白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