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附醫質子中心正式啟動! 首位病人年僅八歲罕見兒癌病童

分享:

蔡庭語/綜合報導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質子中心在昨(1)日正式由院長邱仲峯親自按下治療鈕啟動,為首位8歲罕見癌症病童的首次質子治療。邱仲峯表示,北醫體系質子系統是全臺首座超導型質子治療機,體積較小的優勢及全球少見的全地下化建築,成為首座座落於都會區的質子治療中心;且質子治療對於兒童腫瘤具有相當大的優勢,中心也以此為目標,規劃多項兒童友善醫療設施,為了讓更多病人有機會接受質子治療,院方也匯集社會各界愛心,募集完成千萬質子治療基金,將以兒童癌症病人為優先補助對象。

質子治療中心首位病人為年僅八歲罕見兒癌病童。
(圖/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提供)

邱仲峯院長表示,北醫質子中心採用的超導型質子治療機,體積是傳統機型的1/5,所需面積從足球場縮小到網球場,運轉上更節電且高效能。質子治療系統首度成功建置於都會區,緊鄰學校、醫院及住家,採用安全係數最高的全地下化建築,在防輻射、防地震及防洪上都採用最高標準,並通過主管機關層層管控,建設過程極具挑戰性。由於質子治療並非單次療程,病人需要連續多次到院治療,建置於都會區可大幅提高就醫的可近性,無需長途往返。

同時,北醫質子中心使用的新一代超導型質子治療機配有筆型射束(Pencil Beam)強度調控與即時影像導航(Cone-beam CT)等最新功能,猶如先進戰機頭盔配合導引飛彈般,「看哪裡、打哪裡」,有效減少治療副作用並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

質子治療最大特色就是精準、副作用低。
(圖/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提供)

而北醫質子中心首位病人為年僅八歲的兒癌病童,該童三年前診斷出罕見疾病第二型神經纖維瘤,主要病灶是生長在脊髓部位的室管膜瘤,為治療上複雜且極具挑戰性的病症。病人三年內已歷經兩次手術切除,雖切除部位控制良好,但近期發現新發病灶於脊髓圓錐,經醫療團隊評估及家庭會議討論,因手術風險高,化療成功率有限,因此,此次特別安排病人接受質子療程,盼能透過質子的精準治療,進一步降低病灶週邊正常組織的放射劑量,讓病童儘可能免於治療副作用發生的風險。

北醫附醫放射腫瘤科李欣倫主任指出,質子治療最大特色就是精準、副作用低,將放射線劑量精準集中在腫瘤部位,高劑量消滅腫瘤,且幾乎不會對照射路徑上的健康組織造成傷害,治療上以肝癌、頭頸癌與攝護腺癌為常用癌別。另外,根據國際文獻,相較傳統放射治療,質子治療對於腦部、脊椎、兒童癌症等特殊腫瘤治療,有較少的副作用及更多的應用空間。

李欣倫主任表示,現代癌症治療已由昔日抗癌鐵三角「手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加入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熱治療與細胞治療等,進化成七彩整合療法;其中質子治療已是放射治療的最新趨勢,截至2021年底,全球共有99家質子治療中心投入臨床服務,近25萬人接受過質子治療。基於資源共享的理念,邱仲峯院長強調,未來將與國內醫療院所展開策略聯盟,透過質子治療共享平台的建置,協助轉介適合的病人至北醫接受質子治療。此外,除了美、日等國,亞洲許多地區的質子治療中心仍在規劃甚至處於萌芽階段,之後將透過臨床經驗的累積,期待成為印太區訓練中心,為國際醫界貢獻心力,讓世界看到台灣。

北醫附醫質子中心昨(1)日正式啟動。
(圖/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提供)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