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今(14)日在簽下對等關稅後,還點名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我們希望他們回到美國,如果不把生意帶回來,我們會很不高興」。賴清德總統今天受訪回應川普,「台灣必須沉著因應,且要跟業界好好溝通,『謀定而後動』創造出多贏局面」。
![](https://storage.ctinews.com/compression/files/default/cut-1739514781-CXhufwd.webp)
面對川普再度點名台灣半導體產業,今天召開國安高層會議的賴清德,在會後記者會中,表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甚至全球半導體產業是一個生態系,好比美國擅長於IC設計、研發還有行銷;日本有零件、設備還有技術;荷蘭有設備如艾司摩爾;台灣則是擅長於晶片製造。
賴清德認為,全球半導體產業是生態系也是分工,當然知道川普總統對於半導體產業當中「製造」這部分的關切,台灣政府會跟半導體產業互相做溝通討論,並且擬定好的策略、擬出好的方案,持續跟美國進一步溝通。
賴清德強調,面對川普總統新作為,台灣必須要沉著因應,且要跟業界好好溝通,彼此討論,然後謀定而後動,希望未來能創造多贏局面。新的情勢,不僅僅能夠確保美國利益,台灣產業也有進一步發展空間,那也是為什麼會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最重要的原因。
賴清德被問到,是否會在川普上台後效仿日本承諾對美擴大投資。他回答,美國多次提到要針對貿易逆差大的國家採取經濟政策或關稅政策,也因此政府正在啟動相關規劃,由行政院盤點台美經濟合作的所有機會,未來將透過雙方緊密合作,擴大對美國的投資與採購,促進雙邊貿易平衡,政府也將強化台灣企業增加對美投資的輔導與鼓勵,推進台灣產業的全球布局與壯大。
賴清德進一步說明,不管是提高國防預算、增加對買採購、對美投資,都是政府正積極準備,讓台灣強化台美在人工智慧、半導體等技術開發之間的合作,打造台美策略性經濟合作夥伴的新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