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造潛艦「海鯤號」明年將下水 前海軍中將:有些人說法是極端的外行話

分享:

記者李俊毅/綜合報導

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艦」(SS-711)28日在台船高雄海昌廠亮相,引發朝野關注。曾任國防部參謀本部情次室處長的海軍退役中將蘭寧利就指出,這兩天 有些外界的顧問、專家們都已經按捺不住了,信心滿滿地認為,只要在宮古海峽、巴士海峽各擺兩艘潛艦,就可以封堵住解放軍海軍出第一島鏈的通路;還有稱P-3C與潛艦聯合獵殺等構想,這些都是極端的外行話。

蘭寧利28日以「首艘國造潛艦還有漫長考驗」為題投書中國時報,指出「鯤」有巨大、隱匿不易察覺,動靜皆難以掌握之意,因此期望海鯤軍艦具備隱密、奇襲、深海出擊以彰顯鯤行萬里、威震海疆、捍衛國家安全的能力;英文名字則是Narwhal(獨角鯨),意義不可謂不深長。

可能是潛水艇、直升機和文字的圖像

幾十年來,海軍嘗試各種方法希望獲得潛艦,最後都不得其解,其中陳永康將軍用力最深,他甚至在新加坡與俄羅斯紅寶石設計局的潛艦首席設計師促膝長談,收穫甚豐。一直到他接海軍司令,由他親自策畫的海軍新兵力發展計畫,其中潛艦就主張改為自製。他將一艘GUPPY級老潛艦請中船執行大修,讓中船從潛艦的ABC起步,給中船信心。自製案終於在2014年馬政府起頭,於2017年蔡政府接續正式執行,今日終告有成。

潛艦本身的存活力最關鍵處在隱密,這包括潛艦本身的噪音強度,與至當而有效的減噪措施,如筏式機座、外覆的吸音/減噪瓦、高傾角俥葉等,只要噪音值高,就有被反潛偵搜器偵測到的機會。 其次的關鍵是耐潛力,就是能在水下潛多久,像解放軍的Kilo-636型潛艦可以在沒有AIP絕氣系統下潛航120小時(使用航經馬達5節),如像有AIP系統的039A/B(元級)則可低速潛航15天以上。潛艦的艦長在戰術許可下應盡量採呼吸管充電戰術運作,必須維持電量不低於80%,而上浮充電,是傳統潛艦產生噪音最大的時刻,極易遭獵殺。

這兩天,有些外界的顧問、專家們都已經按捺不住了,信心滿滿地認為,只要在宮古海峽、巴士海峽各擺兩艘潛艦,就可以封堵住解放軍海軍出第一島鏈的通路;還有稱P-3C與潛艦聯合獵殺等構想,這些都是極端的外行話,我想還是要切記隔行如隔山。

在這艘潛艦根本還未做過任何潛航測試、作戰測試評估,所有的噪音值都還是廠商宣傳的理想值時,就奢談作戰運用,一切都還言之過早。再者,運用潛艦的最大限制就是無法相互通聯,因此絕無協同的可能,所以都是單幹,美、日對兩個出第一島鏈的制扼海峽極端重視,根本沒有可能讓我們也參一腳,應該是絕對禁止我軍潛艦接近宮古海峽、巴士海峽,以免誤擊。

海鯤軍艦這次亮相時,正面覆蓋一面巨大的國旗,據報導,相關人士指若辦下水儀式,怕被看到艙面上的偵感器與武器。但其實下水時,跟這次一樣,只要罩住俥葉與魚雷發射管口就行了,下水後聲納都在水下,完全無洩密之虞。潛艦封殼後,帆罩上未裝的裝備還可以下水後再裝,但是壓力殼內的裝備未裝,那可是真的不能下水,譬如電瓶雖改為新式的鋰電池,但位於最底層,安裝除極不方便外,其對重量的分配、浮力都要重新計算;而且鋰電池均非軍規,其防火性能與全系統的可靠性均須在岸置體系內再三測試。

首艘國造潛艦在命名儀式後只是一個開頭,未來還要經過許多考驗才能證明它的作戰能力,這將是一條漫長的路。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