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日前宣布對台灣課徵20%關稅,總統賴清德稱是「暫時性關稅」,將會持續爭取更低稅率。不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卻宣布,將對半導體晶片課徵100%關稅,但在美製造生產者豁免。對此,財經專家阮慕驊質疑,川普又給出了模糊的半導體關稅概念,「所謂建廠有沒有規模標準?承諾,要如何承諾?」

美國對台課徵20%關稅今(7)日中午上路,美國總統川普再宣布,將對晶片與半導體徵收約100%的關稅,同時強調要在美國投資設廠才能免除高昂關稅。期間川普直接點名台積電和輝達,將受更多半導體關稅豁免激勵,甚至日前川普在談話中提到,台積電在美國的2000億美元(約6兆台幣)投資計畫。
對此,阮慕驊今日在臉書發文表達看法並進行分析。阮慕驊認為,川普又給出了模糊的半導體關稅概念。為什麼自己會說是「概念」?因為照川普所說的,只要是在美國建廠或承諾建廠,都可以豁免晶片關稅。然而,所謂建廠有沒有規模標準?承諾,要如何承諾?

阮慕驊提到,目前蘋果、台積電符合豁免標準,使用台積電晶片的廠商,例如伺服器大廠,如果也有在美國設廠,例如廣達、緯創,應該也屬豁免之列。但其他的呢?阮慕驊研判,更多細節可能要能232調查公布才清楚。但似乎川普又TACO一次了。

最後阮慕驊再質疑,還有,台積電又被加碼到2000億美元,多了350億美元,足夠蓋1.5座先進製程晶圓代工廠,這也是豁免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