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12日舉行「核三不延役,AI發展BI?賴清德不要躲起來做綠能夢」記者會,國民黨立委葛如鈞表示,科學園區一旦停電後果不堪設想,許多科技業需24小時運轉,穩定電網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命脈,但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卻稱「台灣沒核三也不缺電」,令人瞠目結舌,「搞不清楚他是董事長還是側翼」。

葛如鈞指出,能源政策必須著眼台灣未來科技發展,不是以「現在不缺電」為由否定核三。包括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曾直言「台灣一定要投資核能」,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也指出「所有先進製程突破都需消耗前所未有的能源」。政府自己也承認,未來5年為滿足人工智慧(AI)產業需求,全國電力需求將增加13%。國際計算顯示,若全力發展AI,年增電力需求可達全國總量的3%至30%。然而,民進黨政府卻持續關閉核電機組,反而想依靠大面積光電板,既破壞環境,也難以保證供電穩定。
他強調,立法院今年5月已通過《核管法》延役條文,但政府卻一拖再拖;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也推翻非核家園政策,核電延役有明確民意基礎。中研院資料亦顯示,核廢料處置並非無解,「只有民進黨還把眼睛捂起來,讓台灣往退步的路走」。

葛如鈞指出,核能對台灣國防安全至關重要,穩定電力是保護國家的基礎。全球正掀起穩定低碳能源競賽,日本、瑞士、瑞典重啟核電,新加坡與美國合作核能,德國也重新思考核能,唯獨台灣「拼命大關機」,違背民意與趨勢。
他警告,台灣現有約8成電力仰賴進口化石燃料,若戰時遭封鎖,恐全面斷電。有人主張出口中斷後工廠停產即可延長供電,他反批:「照這邏輯,全台今天就停止進步、關機停產,政府也直接停止運作,當然電一定夠用!」這種想法等同扼殺台灣生命力,反而正中北京下懷。

最後,葛如鈞呼籲823核三延役公投投下同意票,「不只讓電價更美麗,也讓國家更安全、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