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大罷免完敗,但民進黨仍表示會繼續支持823第二波投票,民進黨立委沈伯洋今天(3日)表示,這場罷免行動最重要的是,讓對國會的憤怒沒有走向街頭暴力。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痛批沈睜眼說瞎話,荒謬至極。
游盈隆今天晚間在臉書上發文表示,726大罷免結果出爐後,迄今外媒眾多評論中,沒有一篇是正面肯定的,其中又以日本《讀賣新聞》最突出。《讀賣新聞》社論更直指大罷免問題的核心,相當不尋常;而就在讀賣新聞發出獅子吼的前兩天,前駐日代表、民進黨元老政治家謝長廷臉書發文,很委婉地說:「大罷免投票後,如何讓共同辛苦建立的民主制度可以運作…而不是失能癱瘓。」
游盈隆十分疑惑,為何外人看得這麼透徹,反而綠營包括罷團、執政當局在內卻看不清楚?《讀賣新聞》一針見血地指出,「大罷免是意圖排除在野黨,但不為選民所接受」,這是多麼嚴厲的判決,因為在民主國家,執政黨要針對性終結在野黨國會議員政治生命,是不可思議的,沒有正當性可言的。
游盈隆指出,在大罷免過程中,罷方常理直氣壯地說,罷免是憲法賦予人民的權利,甚至說「罷免是更大的民主」,但這樣的理解是有問題的。選舉與罷免都是直接民權,是平行的權利,沒有誰大誰小的問題。罷免權是憲法所賦予,選舉權也是。

游盈隆認為,726大罷免之所以成問題,是因為執政黨參與發動一場全面性無差別大罷免,企圖用非常手段終結24位在野黨立法委員政治生命,進一步取而代之,企圖奪回國會主導權,重回完全執政的往日時光。這不但是台灣主流民意反對,也不可能被美、英、日、歐盟等所有民主國家所接受,大罷免不但不是台灣民主之光,反而是台灣民主之恥。
游盈隆說,很遺憾的是,726大罷免落幕已經一個禮拜,執政黨只有秘書長請辭,大罷免三個領導人,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聯電創辦人曹興誠和沈伯洋,還不斷找理由,企圖卸責。尤其柯沈兩人,被黨內外公認的兩大戰犯,死不認錯,賴總統兼黨主席似乎也拿他們沒辦法,領導威信江河日下,令人費解。
對於沈伯洋發文提到,罷免讓對國會的憤怒沒有走向街頭暴力,游盈隆直呼,這可說是睜眼說瞎話,荒謬至極。民進黨是街頭起家的政黨,一旦成為執政黨,成為統治階級,最該戒慎恐懼的就是號召或鼓舞支持者走上街頭,因為街頭不應該是執政者的戰場。大罷免剛過,大家記憶猶新,整整36天有多少天沒有群眾走上街頭?答案是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