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恐進活躍期!郭鎧紋示警:台灣南部沿海需防淹水

分享:

南美洲南端德雷克海峽22日發生規模7.5強震,震源深度僅10.8公里,並引發海嘯警報。地震學者郭鎧紋指出,這已是今年當地第二起規模7以上地震,統計自1900年至今,該區共有30起規模7以上、2起規模8以上地震,顯示頻率明顯增加,全球恐已進入地震活躍期。

德雷克海峽7.5強震,地震學者郭鎧紋示警冰蓋融化恐增災害風險。(圖/郭鎧紋提供)

郭鎧紋解釋,冰川、火山與地震息息相關,厚重的冰蓋能壓制地下岩漿活動,但隨著全球暖化,冰層快速消融,導致地殼上升並觸發地震,同時減輕的地表壓力會讓岩漿庫內氣體膨脹,增加火山爆發機率。冰蓋融化還可能改變岩漿成分,使噴發威力更具威脅性。

他進一步指出,冰川歷史數據顯示,海平面隨氣候變遷不斷起伏,2萬至7萬年前海平面上升約130公尺,近代更因暖化加速,1880年至2000年間海平面上升達20公分,速度比前一時期翻倍,反映冰川快速崩解的現象。

其中,位於南極半島的拉森冰棚分為A、B、C三塊,拉森A已於1995年崩解,拉森B則在2008年消失,僅剩拉森C尚存,但專家警告終將瓦解,勢必推升海平面。郭鎧紋提醒,台灣南部沿海低窪地區需嚴防未來的淹水威脅。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