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吃中藥「6類食物」不要碰,針對疾病有不同飲食原則要注意,服用藥物的時機也根據疾病有所不同,例如化膿發炎性的疾病就要盡量避免辛辣溫熱的食物,像是羊肉、龍眼。
根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指出,《傷寒論》中曾描述服用藥物後「禁生冷、黏滑、肉麵、五辛、酒酪、臭惡等物。」,對於人體的消化功能是具有刺激性,若是在生病期間或大病初癒時未注意,可能造成病情更嚴重,因此服中藥期間最重要的原則就是「飲食清淡為宜」。
1.生冷是指未經煮熟的食物,如冰品、沙拉、生魚片。
2.黏滑則指的是質地黏稠而難以消化的食物,如糯米、精緻澱粉、甜點。
3.肉麵是源自於中醫對於肉類消化時間較長的認識。
4.五辛指的是具有辛味的香料,如辣椒、香菜、韭菜等易於發散人體之氣的食物。
5.酒酪是指酒類及乳製品。
6.臭惡是指發酵、醃漬過後的食品,如台灣國民小吃臭豆腐、納豆
另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也提到「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難療。」,針對疾病的不同屬性(寒、熱、虛、實、表、裡),有不同飲食的原則需要注意。體質易虛寒怕冷者,像是老人家、女性、慢性病者為多,要減少攝取寒涼的食物,如瓜類、水梨、椰子、鴨肉、綠豆等。虛性疾病服用補益藥物時,則要注意破氣消導食物的攝取,例如白蘿蔔、竹筍、山楂。病理產物(痰濕、瘀血)堆積的實性疾病,應避免過於滋補肥膩的食物,如油炸、燒烤、肥肉、糖、酒。
服用藥物的時機也根據不同的疾病有所不同,一般治療腸胃疾病、滋補的藥物且病位於人體下半部時宜「飯前」服用,感冒藥、消食化積的藥物且病位於人體上半部則宜「飯後」服用,具有安神及治療夜尿效果之中藥則建議「睡前」服用,若同時有使用西藥與中藥,至少間隔1小時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