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虎腸阻塞急送醫!醫曝5症狀 「出現2警訊」恐致命 !

分享:

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台語歌王蔡小虎今(22)日驚傳因小腸阻塞緊急住院,而蔡小虎經紀人也出面表示:「現在狀況穩定,因為以前有腹膜炎病史,小腸比較容易阻塞,現在白血球從2萬5千降到9千,沒有插管。」

台語歌王蔡小虎今(22)日驚傳因小腸阻塞緊急住院。(示意圖/photoAC)

而根據衛福部臺中醫院肝膽腸胃科表示,腸阻塞指腸道因腸內或腸外的因素造成腸道阻塞不通,致使腸內容物無法排出肛門。依位置分為小腸阻塞或大腸阻塞,依有無實質結構阻塞分為機械性阻塞或無動性腸阻塞,而完全阻塞與否分為完全阻塞或不完全阻塞。另外,小腸阻塞的原因以腹部手術後腸沾黏為最多,幾乎任何腹內手術術後都有可能發生,而且在手術後近期乃至手術後多年都可以發生,其次如疝氣、腫瘤、糞石、膽結石等。大腸阻塞則以大腸癌最多,其次如腸扭轉、結腸憩室炎或腸套疊等。因腸道不通所以排不出大便,食物下不去便會腹脹及嘔吐。臨床表現為腹脹、腹痛、沒有排便、沒有排氣以及反覆嘔吐等,若進展到腸壞死階段則會有腹膜炎表現,如腸音消失、腹部明顯壓痛及反彈痛、發燒、血壓不穩等。腸沾黏引起的腸阻塞復發的機會很高,所以一般患者及醫師多希望能不開刀就不開刀,但如果臨床上判斷有腸壞死的可能或內科治療成功率不高的情況下,堅持不開刀可能就要承受腸壞死、敗血症的危險,可能危及生命或延長住院天數,開刀與否以及開刀的時機,常常不易拿捏,還是要看臨床醫師的判斷以及和患者的溝通來決定,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另外,對於腸阻塞的情況,肝膽腸胃科醫師葉秉威曾衛教,當脹氣伴隨「以下5症狀」要小心:

1.持續性嘔吐:如腸胃炎若只吐1、2天即改善不用擔心,但若持續性嘔吐5天甚至1周,務必就醫檢查揪出病因。

2.無法忍受的腹痛:腹痛是警訊,當出現較嚴重肚子痛代表身體發炎,像是膽囊炎、胰臟炎,若輕忽恐有生命危險。

3.黑血便:胃腸道近期或當下正在出血的跡象,常見原因不外乎潰瘍,但少部分高齡者可能有腫瘤問題,需進行內視鏡檢查才能確認。

4.發高燒、發抖:發燒體溫很高甚至發抖意味著感染嚴重,恐有引發敗血症致命疑慮,務必盡速就醫。

5.突然多天沒排便:絕大多數人可能是水喝得少、菜吃得少,不過有少部分肚子開過刀的患者為腸沾黏或腸子病變長腫瘤,還會出現嚴重脹氣。

衛教資訊寫到,腸道是否有壞死相當關鍵,一般小腸阻塞開刀只要將沾黏處清除或疝氣歸位、修補即可,不需要切腸子;若腸道壞死則容易造成腸道破裂引發敗血症,要切除壞死部位再接合,住院天數就會拉長且危險。通常完全阻塞或疝氣所引起的阻塞,較容易造成腸道血管扭轉而壞死。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