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集水區驚見新裂隙 林業署:堰塞湖地表仍在變形

分享: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潰堤,導致光復鄉受嚴重災情影響。而農業部林業署花蓮分署結合東區搜救協會深入山區勘查,並回報勘查結果,顯示堰塞湖地表仍持續變形,馬太鞍溪集水區多處出現新裂隙,顯示該區域仍存在高度潛在風險,需持續監測警戒。

114年10月9日空拍馬太鞍溪堰塞湖區。(圖/林業署花蓮分署提供)
114年10月9日空拍馬太鞍溪堰塞湖區。(圖/林業署花蓮分署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為掌握馬太鞍溪堰塞湖形成後的地形變化與潛在風險,於9月初特別結合東區搜救協會(東搜)及山林專業探勘人員合作,探勘團隊自萬榮林道及光復林道兩方向進入湖區。

然而,受颱風「樺加沙」影響,光復林道任務延期至9月30日執行,萬榮林道特遣隊則於10月2日啟程,克服崎嶇山勢與多處崩塌地形,沿途透過空拍與定位掌握地形風險,記錄堰塞湖區崩塌與水文變化情形。

馬太鞍溪堰塞湖地表仍持續變形、集水區多處有新裂隙。(圖/林業署花蓮分署提供)

探勘隊確認堰塞湖壩體與溢流口位置後,發現溢流後短短2週內,河道就被沖刷加深逾百公尺,顯示短期河相與地形變化劇烈、溢流口明顯後退,證實該地區仍持續快速演變。

另一支光復林道隊於10月8日完成任務回報。花蓮分署依據特遣隊伍帶回的探勘資料研判,堰塞湖地表仍持續變形,馬太鞍溪集水區可見多處新裂隙,顯示貿然開挖施工便道或鑽炸作業恐引發更大規模崩塌。

特遣隊員沿邊緣挖開腳點,一路往上前往堰塞湖。(圖/林業署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分署表示,將持續監測堰塞湖變化,此次成果將提供專家學者評估現場地形調查、安全監測,以及防災、減災策略的重要參考資料,期能掌握地質變化、擬訂出解決堰塞湖危機的解方。(CTWANT)

【更多CTWANT報導】

馬太鞍堰塞湖潰壩釀災!砂石場老闆娘最後求救「啊」一聲 隨即失聯

呼吸困難、眼睛刺痛!特遣隊歷盡艱險帶回堰塞湖現場資料 為未來安全管理奠基

砂石場老闆娘尋獲!被自家怪手挖出 破壞車體成功拉出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