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16日台灣先後發生規模5.7、6.3地震,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指出,昨天發生規模6到6.5之間就如此有感,若未來出現規模8到8.5,全島恐怕都有5級以上震度。
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發文表示,在日本解除南海海槽特大巨震預警的同時,15日傍晚先是在和平海盆跟和平溪之間發生一個極淺層中型地震,之後16日早上又發生規模6.3地震,且震央更是令大家嚇了一跳,不僅是比較接近0403地震的震央,更令人擔憂的是這個點非常接近「琉球海溝」,並且深度是極淺層。
粉專說,難怪會讓人聯想到台灣地震與九州地震是否有關連性,畢竟巧合的是從8日的宮崎地震以來,琉球海溝八重山段就開始出現多次淺中層地震,特別是前2至3天花蓮外海就出現疑似前震的情況。
至於接下來地震會如何發展?粉專坦白「無法預測」,並指出但可以參考日本前幾天的南海海槽預警機制,先觀察餘震震央有沒有再往東移,也就是海溝巨震好發點,地震次數是否頻繁增加,規模有無超過5以上。
粉專分析震度及共振機制,由於15日的地震雖然同屬東部海域海盆、海溝系統,畢竟震央跟構造不同,因此主要強震區在北部,特別是宜蘭,硬要說15日的國家級警報比今天的還稍微低估;至於16日的地震由於震央較南邊,影響轉為以西部沿海為主。
粉專指出,除了對比最大地動速度,也就是共振以外,還找到了中央大學的強震模擬,只能說規模6到6.5之間就如此有感,規模7.2到7.5就造成全島4級以上震度,若真的出現規模8到8.5,全島恐怕都有5級以上,所有人必須要有如此強度的基本防震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