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颱「艾維尼」生成!氣象署曝命名由來 「暴風雨神」2018也曾出現

分享:

記者楊惟甯/綜合報導

今年第一號颱風「艾維尼」已在今(26)日上午8時生成,預測未來將往東北移動,對台影響機率不大。中央氣象署隨後也分享了關於颱風命名的冷知識,除了透露2018年也曾出現名為艾維尼的颱風,也說明艾維尼有「暴風雨神」的意思。

你知道颱風是怎麼命名的嗎?(示意圖/pixabay)

颱風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氣象署今在臉書粉專「報天氣」替大家科普,颱風的命名五花八門,有些是植物、有些是地名、有些是神話人物,甚至星座等等,原來這些名字是由世界氣象組織鄰近西北太平洋的14個會員國或地區,「分別提供10個名字」集合而成的。

目前關於颱風的名字共有140個,每當西北太平洋有颱風形成,就會按照名稱表依序取用,成為新颱風的名字。依據順序,因去年的最後一個颱風為「鯉魚」,今年的第一號颱風就是「艾維尼」。

目前關於颱風的名字共有140個。(圖/中央氣象署)

氣象局也補充冷知識,由於西北太平洋一年平均約有25~26個颱風形成,因此命名列表大約5-6年才會輪完一輪,也因此,上一次出現「艾維尼」的颱風,是在2018年;另外,當有些颱風為一些地方帶來重大災情,也有可能被永久除名、不再使用。此時它留下的空缺,就會有新的名字補上,此時這些颱風便會是「嶄新登場」。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