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殲-36三度試飛「絲滑片」曝 陸專家分析中美六代機差異

各界高度關注大陸最新研製第六代隱形戰機「殲-36」最新進度,陸網25日出現三度試飛影片,在夕陽餘暉下大秀「絲滑轉彎」。有大陸軍事專家比較中美六代機,分析雙方在研發進度、隱形性能、武器配置與理念上的技術落差。

殲-36傳25日於成都進行三度試飛。 (圖/翻攝微博)

網傳影片指大陸「六代機」殲-36在四川成都成都溫江機場(一般稱為黃田壩機場)附近低空飛行,無垂尾設計展示出優異轉彎性能,這次試飛是自去年底以來的第3次。有分析家指出,這架戰機顯見序號為「36011」,與去年12月和今年稍早所看到的戰機相符,採單機飛行,未安排殲-20S伴飛,顯示大陸對殲-36穩定性信心正與日俱增。

針對中美六代機實力差距,上海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張曉東25日在《騰訊網》發表軍事分析文章指出,美國六代機目前僅完成研發合同簽署,技術研發尚未正式啟動,「美國軍方只是給了波音公司研發合同,研發工作還沒正式開始,路還長著」。相比之下,大陸已有兩款六代戰機樣機實現試飛,顯示進度領先。

美國空軍此前估計,第六代戰機的研發成本為每架2.5億至3億美元,相當於兩至三架F-35戰機,有美國媒體報導,F-47專案總價值預估超過200億美元。張曉東表示,考慮到美國軍工體系過去在F-35開發過程中的「不斷調整方案與上調價格」的歷史,「這六代機的路還曲折著」。

至於川普宣稱F-47的實驗版本已秘密試飛近5年,張曉東對此也質疑其可信度,他表示美國媒體早在2020年就曾披露過NGAD原型機進行試飛,但該機型後續已被放棄。「波音今年才簽合同,怎麼可能試飛五年了?川普是搞心理戰,飛行五年不可能不被人看到」。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波音公司取得美國第六代戰機「F-47」訂單。(圖/美聯社)

張曉東進一步指出,大陸六代機的配套武器系統已逐步成型,近期就在內蒙古上空成功試射一款射程達1000公里、飛行速度達九馬赫的高超音速空對空導彈,可能未來裝備在殲-36戰機上。其推測該導彈採用二級推進模式,先以渦噴引擎進入大氣層邊緣,再以高超音速下衝攻擊目標,「即使察覺也跑不了」。張曉東調侃稱相比之下「美國六代機有什麼新型先進導彈,誰也看不到」。

另一方面,針對F-47採用鴨翼與雙發設計,張曉東認為,這些技術本來就廣泛應用於大陸戰機設計,「反而讓中國人可以嘲笑美國在偷設計」。他批評西方過去長期指責大陸戰機抄襲,如今美國六代機設計反過來採用了中國元素,「現在難道美國人不是在抄襲中國鴨翼?他們怎麼解釋?」

他指出,過去大陸因發動機技術限制而採用雙發設計,如今技術改善後,雙發反而成為優勢,並以殲-35為例指出,其雙發設計比美軍F-35的單發設計在戰場生存率與任務出勤率上更具優勢。

此外,張曉東也質疑美軍第六代戰機仍採有人機形式,因為理論上第六代戰機應具備「可切換為無人機」的能力,同時搭載忠誠僚機。大陸空軍的殲-20已實現與忠誠僚機的協同作戰,美方則尚未公開相關訊息。

張曉東表示,目前全面無人化仍存在風險,「主力戰機無人化還不成熟」,曾有伊朗俘虜美國無人機的前例,而俄羅斯第五代戰機蘇-57於烏克蘭上空使用無人僚機亦遭干擾與擊落,「成了五代機攜帶無人僚機出戰和親手擊毀僚機的首例」。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