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山西太原8日晚間突發雷雨天氣,電閃雷鳴持續十多分鐘。與此同時,有人因「雷暴現象」身體出現不適。短短數小時內,山西白求恩醫院急診科湧入400多名患者,其中以兒童、孕婦及中青年為主。病患多出現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

根據《山西日報》,上述醫院的過敏反應科主任張焕萍指出,這次事件為典型的「雷暴哮喘」,是指當地附近發生雷暴後觀察到的急性哮喘病例的增加。主因是雷暴天氣導致空氣中的花粉顆粒在雷電作用下爆裂,形成更微細過敏原。這些微細顆粒直接進入下呼吸道,引發急性氣道痙攣,哮喘急性發作。
《全球哮喘防治倡議》(GINA)統計顯示,雷暴天氣可能使哮喘急診就診率增加3至5倍。儘管雷暴哮喘較為罕見,但一旦發生可能影響大量人群,在極少數情況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寧夏回族自治區2022年9月曾發生一起雷暴哮喘事件。一項調查分析納入了雷暴發生24小時內就診的320例雷暴哮喘患者,結果顯示,雷暴天氣發生後第1小時至第4小時內就診人數最多(52.7%),14歲至40歲之間發病人數最多(58.4%),常見症狀包括喘息(70.9%),氣急(64.4%),咳嗽(40.0%)及胸悶(12.8%)。
專家建議,有過敏史的民眾應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及花粉過敏指數。當遇到雷暴天氣時,應避免戶外活動並關閉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