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24節氣中的寒露,標誌著秋季進入更冷的階段,氣溫逐漸下降,早晚溫差明顯。中醫師提醒,隨著天氣轉涼,民眾應注重足部保暖,尤其在家時應穿著室內拖鞋,避免腳底直接接觸地面引發不適。同時,秋季乾燥易導致呼吸道問題,建議多喝養生茶飲以潤肺。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中醫師魏士晉說明,寒露過後天氣更顯涼意,特別是年長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務必注意腳部保暖,以免寒氣侵體引發身體不適。他也提到,早晚溫差大時,民眾可使用圍脖或小絲巾保護頸部,增強身體抵禦外界寒邪的能力,減少疾病風險。
針對近期感冒就診人數增加的現象,魏士晉表示,多數患者為上呼吸道疾病,中醫治療以提升身體機能、驅除邪氣為主。對於秋季常見的燥咳及呼吸道不適,則以滋陰潤肺、止咳為原則,常用沙參麥冬湯或清燥救肺湯等方劑,並可搭配天突穴、肺俞、尺澤等穴位調理肺氣。
此外,魏士晉建議民眾在每日傍晚4至6時,背對太陽曬後背,讓膀胱經吸收陽氣,有助於疏通經絡。此方法不僅能緩解腰痠背痛,還可改善鼻子過敏或哮喘等問題,增強身體健康。

在飲食調理方面,魏士晉推薦一款潤肺養生茶,以百合20克、麥門冬10克、生甘草15克、桔梗10克、玄參5克,煮成2000毫升,可全日飲用,有助於舒緩呼吸道不適,提升秋季養生效果。
最後,魏士晉也分享了簡易的穴位保健方法,民眾可在家中針對大椎穴、合谷穴及足三里穴進行熱敷或按壓。每日利用吹風機熱敷約1分鐘,或每次按壓穴位15至20次,能有效提升免疫力,幫助身體抵禦外來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