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C經典賽/絕對不會長香菇!台中洲際棒球場升等「大聯盟」級 關鍵細節多

分享:

作者/July

經典賽開打倒數,萬眾聚焦的舞臺已經準備好! 經過 2 個月閉館整修,臺中洲際棒球場今天開箱。

綠茵的草皮、平整的紅土,臺灣球迷第一次在國內看到,怎樣是符合大聯盟規格的棒球場。

為了打造最頂級的場地,除了洲際球場原先的場務團隊之外,大聯盟也特地遣派8人團隊來臺。從原料、器具到技術,原汁原味移植美國球場養護專業工程,才能看到像地毯一樣的草皮,分吋不差鋪在紮實的紅土上。

以「砍掉重練」來形容這 2 個月的翻修並不為過,連平時維護洲際的場務都直呼,看得出來這次合作的大聯盟顧問對場地多用心。

當中最繁瑣的就是內野大整理。為了校正原先存在的高低差,得先將草皮翻掀起來移放一處,刨開原先的舊土,用空運來臺的紅土重新鋪設壓平,過程中不時出動水平儀檢視誤差值。至少一個星期的工作天,都看到他們帶著設備反反覆覆來回確認,等到紅土層平整如一後,才能將內野草皮復原。

洲際棒球場進行大翻新。(圖/悍創提供)

接著還要重建投手丘和本壘板,同樣使用美國空運來的紅土和黏土鋪設,臺灣工作人員對於投手丘使用的黏土最為讚嘆,甚至笑說「沒想到美國來的黏土長這樣」,和國內平時使用的完全不一樣,用手摸就能感受到黏性有明顯差別。更佳的黏度提供給投手更好的抓地力,讓他們在投手丘上更能盡情出手。

雖然內野工序複雜,但外野才是最先著手升級之處,主要原因和排水及噴灌系統有關。球場開工第一刀,就是挖溝和埋入管線,洲際棒球場 2006 年落成時,設計了 20 座噴頭,這次接受大聯盟顧問建議,使用新一代的配置,大幅增加到 61 座噴頭,減少草皮灌溉時的死角,讓噴灌效率更佳。但水源增加就得同時顧慮到排水,所以外野排水溝最早開始施工,一路進行到驗收當天,才完成這個浩大工程。

就連收尾進行的種草也大有學問,回種草皮的過程中,不斷鋪沙補土。 但臺灣球場原先種植的百慕達草,冬天生長較慢,經典賽進行的 3 月對它們來說並非友善天氣,因此為了讓草皮呈現綠油油的豐厚感,在一株一株的百慕達草中間,撒下適合冬天生長的黑麥草種子;經過 25 天到 35 天的生成,一根根的黑麥草剛好可以填補百慕達草的空隙,同時兼顧觀眾的視覺,和球員踏上去的觸感。

臺灣發展棒球運動多年,但對於球場的專業管理仍在摸索當中,相信這次透過經典賽,學習到關於草皮和紅土的學問,未來的環境一定會越來越好!

3 月 8 日經典賽點燃戰火,臺灣 Ready、洲際球場 Ready!接下來就等你我,一起為臺灣加油吶喊!

文章授權:Home Run Taiwan 粉絲團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