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連假進入尾聲,國道各路段也開始湧現大量車潮,有人抱怨從屏東開回桃園竟耗了9.5個小時「比飛日本來回久」。對此,有網友就好奇,塞車的時候第一台車都在幹嘛,話題一出,立即掀起網友熱議。
每當過年期間,讓許多人崩潰的事就是「塞車」,而原po在Threads上拋出問題「很好奇塞車第一台車到底在幹嘛」,引發5萬多名網友關注討論。
眾人紛紛留言,「大概就是老師說的:你一個人遲到一分鐘,就是浪費全班40分鐘」、「因為人的反應時間不同,而且無法互相協調」、「第一個人遲鈍了一下,後面的人也會跟著遲鈍,這個地方就會形成滯塞點」、「塞車問題不在於第一輛車,但是產生問題的會一直成為車流的第一輛車」、「有交流道匯進來的地方大家都會減速,減速後就會造成塞車」。
「為何前方是超級大直路,沒有紅綠燈,卻還是出現塞車?」一名網友解釋,這種情況稱為「幽靈堵車(Phantom Traffic Jams)」,在高車輛密度下,微小的干擾就能引發交通壅塞的連環效應。
他舉例,一位駕駛稍微踩了煞車,後續每位駕駛就會更強烈地踩下煞車,形成了一串紅燈,影響道路上的其他車輛。這是因為後方駕駛通常沒有意識到他們需要提前踩下煞車,這意味著他們最終需要更強烈地踩煞車以避免碰撞,產生了交通停停走走的循環。
高公局提醒,今天為春節假期最後一天,預估國道交通量為120百萬車公里,為平日年平均(92百萬車公里)的1.3倍,建議西部國道北向用路人,南部地區於9時前出發,中部地區於12時前出發;國5北向用路人建議於9時前出發,以節省寶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