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大潮加熱帶低壓影響 北市籲河濱活動注意安全

分享:

依氣象署資料顯示本週受低壓帶影響,大氣環境不穩定、容易有對流發生,並有利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發展。再加上22日至27日為年度天文大潮期間,南部、東北部沿海,在滿潮前後水位偏高,沿海地區可能出現海水倒灌現象。台北市水利處表示,過往天文大潮期間,河濱低窪區域,容易產生漫淹情況,提醒市民於河濱活動注意安全。

台北市河堤疏散門。(資料圖/北市水利處)
台北市河堤疏散門。(資料圖/北市水利處)

7月22日至27日為年度天文大潮期間,將影響南部沿海(臺南、高雄、屏東、臺東)及東北部沿海(基隆、新北、宜蘭),在滿潮前後水位偏高,沿海地區可能出現海水倒灌、局部淹水的現象。

北市水利處表示,過往於天文大潮期間,特別是河濱地勢較低的淡水河臺北橋周邊沿線、基隆河百齡左、右岸河濱公園等位置因屬河濱低窪區域,於漲潮期間曾有短暫1至2小時漫淹情況,後續退潮水位下降後即退水。依據本市災害防救辦公室天氣情資,本週仍可能出現大雨等級以上的降雨情況,水利處再次提醒市民朋友,市民於河濱活動請注意安全。並請持續注意天氣預報及堤外管制訊息發布。

另外,水利處提醒,停放於河川區內車輛的車主,可至臺北市停車工程管理處網站,登錄車輛資訊,就可收到堤外停車場防汛的簡訊通知。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