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員超難當!動物「過冬菜單大不同」鱷魚不能吃、棕熊要多吃…

分享:

實習記者張齊恩/綜合報導

隨著冬天到來!臺北市立動物園的保育員早已開始盯緊氣象預報,為動物們做好過冬準備,像是鱷魚要提前禁食,棕熊要提前提高食物的熱量,針對不同物種的動物調整食譜,提早把控吃多吃少的時機,才能讓動物維持健康。

貓熊:冬天大吃大喝也要運動喔!雖然偶不會~(圖/取自臺北市立動物園)

近年來天氣變化比較難捉摸,當氣溫變化幅度較大的時候,部分動物只需要在生活環境上做些調配,像是靈長類的動物就會以提供麻布袋或是開啟空調的方式,讓牠們度過相對極端的天氣候。

黑猩猩:把拔~看不懂人類在冷什麼餒?(圖/取自臺北市立動物園)

但是有些動物的生理機能,會受到氣溫變化較大的影響,當氣溫下降的時候牠們為了降低能量的消耗,就連進食行為都會大幅降低,像是棕熊到了冬天就會呈現昏昏欲睡的狀態,幾乎不進食,還會消耗在入冬之前就儲存的熱量,馬來長吻鱷的保育員更是需要盯緊氣候的變化,在馬來長吻鱷進入休眠期之前確定牠們的腸胃裡沒有食物殘留,以免留在消化道裡的食物過度發酵,影響到健康。保育員針對天氣的變化,需要提前為動物做最好的食物和環境的調整,才能讓動物平安健康的度過冬天。

棕熊到了冬天就會呈現昏昏欲睡的狀態,幾乎不進食,還會消耗在入冬之前就儲存的熱量(圖/取自臺北市立動物園)

等天氣回暖才有機會看到他們再進食了(圖/取自臺北市立動物園)

面對一波波強勁的寒流,在天氣逐漸變冷的時候,除了注意保暖之外很多人也會準備各種食材來進補,以前有「冬至進補,春天打虎」的俗語,是因為在天氣寒冷的時候人體會消耗比平常多的熱量。在動物園裡不同物種需要面對冬天的準備也不相同,對於動物保育員來說,絕不只是一股腦地增加餵食量這麼簡單,面對生態習性迴異的物種,可是需要靠專業判斷,才能提供牠們最好的度冬方案。

怕冷的兩棲類會待在保溫燈取暖,趁現在趕快來看看吧(圖/取自臺北市立動物園)

雖然最近的氣溫較低,動物常會躲在室內避風,但在有太陽露臉的時間,也會有很多動物把握舒服的冬陽,躺在戶外曬太陽,享受的樣子慵懶又療癒,面對氣溫的變化各種動物都有不同的適應方式。相較於我們面對氣溫下降的選擇,除了吃火鍋或食補,不要忘記起身運動一下,也可以增加身體的熱量燃燒、保持溫暖。

梅花鹿冬季會換上厚實保暖的毛(圖/取自臺北市立動物園)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