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這樣吃就對了!醫:當心「汞」中毒 避免「食物鏈頂端大魚」

分享:

記者陳書璿/綜合報導

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指出,魚類,包含甲殼類海鮮,是地中海飲食等健康飲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富含豐富的營養如Omega-3 (DHA and EPA) 和omega-6 脂肪酸、鐵、鋅、碘、膽鹼、蛋白、維生素B12、維生素和硒等,可以幫助嬰兒腦部與脊髓發育、小孩免疫系統以及大腦的發展。對此,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醫師指出,由於人體內的有機汞大多是由攝取魚類海鮮而來,因此,吃魚的同時也要注意汞含量。

圖/pixabay提供

但由於海洋重金屬污染日益嚴重,大型洄游、掠食性海洋魚類因活得久且在食物鏈頂端,因此體內累積較多戴奧辛、多氯聯苯及多種重金屬。其中「甲基汞」尤其受到重視,「汞」也就是「水銀」,長期累積會嚴重影響「大腦及神經系統發育」,造成智力以及記憶力障礙等問題,也會影響免疫系統、肺、腎、皮膚、眼睛等。人類「甲基汞中毒」的表現為口齒不清、步態不穩、耳聾、失明、身體扭曲、痙攣、精神錯亂以致死亡。

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醫師在臉書粉專《Dr.Le 李柏賢》指出,由於人體內的有機汞大多是由攝取魚類海鮮而來,因此,吃魚的同時也要注意汞含量。在此李柏賢整理出FDA 在2021年10月更新的「對汞(水銀)危害敏感族群的吃魚指引」(敏感族群是指孕婦及育齡婦女以及1至11歲小孩),依照汞含量將海鮮分為「最佳」、「良好」和「應避免」3大類:


最佳選擇 : 汞最少

吳郭魚、淡水鱒魚、正鰹(skipjack tuna, 90%被做成鮪魚罐頭, 淡鮪魚light tuna)、烏魚或鯔魚、鮭魚、沙丁魚、大西洋鯖魚、太平洋白鯖魚、淡水鱸魚、海水驢魚、鯧魚、鯰魚、鱈魚、狹鱈、無鬚鱈、黑線鱈、比目魚、鰈魚、沙鮻(沙腸仔、whiting)、鯡魚、鰣魚、鯷魚、大西洋黃魚、狗魚、美洲河鯡、白魚、鰩魚、胡瓜魚、蛤蜊、牡蠣、螃蟹、龍蝦、小龍蝦(螯蝦)、扇貝、蝦、花枝。

良好選擇:汞次之

石斑魚、鯉魚、鬼頭刀、鮟鱇、大比目魚、長鰭鮪(albacore tuna, 白鮪魚white tuna)、黃鰭鮪、石頭魚、黑鱈魚、藍魚、水牛魚、羊鯛、鯛魚(snapper)、西班牙鯖魚、海銀花驢魚、小鱗犬牙南極魚(巴塔哥尼亞齒魚、智利海鱸魚)、大西洋方頭魚、斜紋犬石首魚(weakfish)、太平洋黃魚(白黃魚)。

應該避免:汞最高

國王鯖魚、旗魚、劍魚、鯊魚、大目鮪、墨西哥灣的方頭魚、橘鱸(長壽魚, Orange Roughy)。以上提到許多台灣不常見的魚,民眾只要關注一些我們常吃到的海鮮就好,且分類也會隨不同區域工業排汞造成海洋污染而有所改變。

根據該建議,一份魚肉(4盎司相等於113.40克)大約為手掌心大小:

一般成人建議每週2份魚肉;
懷孕或哺乳每週從最佳選擇名單中選吃2至3份,或良好選擇名單中選吃1份;
1至11歲小孩每週建議選吃2份最佳名單中的魚,而小孩一份的量會隨年齡而異。

1至3歲:1盎司
4至7歲:2盎司
8至10歲:3盎司
11歲以上:4盎司

此外,台灣食藥署在2016年12月也有相關建議 ,敏感族群訂為孕婦、孕齡婦女以及1至6歲兒童,1份魚肉相等於35公克(可食生重),目視約為成人三指併攏後之大小及厚度:孕婦及育齡婦女每週宜至少均衡攝食7至9份(245至315公克)各種魚類。 避免攝食鯊魚、旗魚、鮪魚及油魚,如攝食,每週以攝食不超過2份(70公克)之旗魚、鮪魚及油魚,或每週攝食不超過1份(35公克)之鯊魚為宜;1至6歲兒童,1至3歲每週宜至少均衡攝食2份(70公克)的各種魚類;4至6歲兒童每週宜至少均衡攝食3份(105公克)的各種魚類。 避免攝食鯊魚、旗魚、鮪魚、油魚。如攝食,每個月以攝食不超過1份(35公克)為宜。

李柏賢特別提醒,FDA建議應完全避免的鮪魚應該是「大目鮪」,而長鰭鮪、黃鰭鮪屬於良好選擇,而做罐頭的正鰹則為最佳選擇。

雖然汞對於一般成年人的影響比敏感族群小,但仍不建議常吃大型洄游性掠食魚類,並要避免食用魚頭、魚皮、內臟、脂肪等污染物濃度較高的部位。

總的來說,體型愈大、壽命愈長、食物鏈愈頂端的魚,含汞愈多;備孕、懷孕中、哺乳中和1到11歲小孩應該多吃魚,但應該選低汞的中小魚,避免迴游掠食性高汞大魚。

留言衝人氣 5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