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非洲豬瘟「補邊境管制漏洞」 關務署、食藥署各執一詞

分享:

國內爆發7年來首宗疑似非洲豬瘟疫情,財政部關務署昨天表示將建請食藥署修法調整輸入限制,但食藥署今日發表聲明,認為「內容物」才是防疫重點。此爭議源於有報導指出中國大陸食品螺螄粉、魔芋爽等產品在台灣隨處可見,質疑邊境管制可能出現漏洞。

國內爆發疑似非洲豬瘟,關務署昨天表示將建請食藥署修法調整輸入限制,但食藥署今日發表聲明,認為「內容物」才是防疫重點。(示意圖/中天新聞)
國內爆發疑似非洲豬瘟,關務署昨天表示將建請食藥署修法調整輸入限制,但食藥署今日發表聲明,認為「內容物」才是防疫重點。(示意圖/中天新聞)

依據衛福部食藥署規定,現行旅客自國外攜帶食品返國,免申報的重量上限為6公斤。財政部關務署昨天表示,為配合防疫需要,將建請食藥署修法,調整輸入限制。然而,食藥署持不同看法,強調「內容物」才是防疫的關鍵。

食藥署解釋,輸入食品免查驗登記的規定是依「食安法」訂定的「輸入食品及相關產品符合免申請輸入查驗之條件與其適用之通關代碼」。該規定考量民眾自用需求,允許單次攜帶入境的食品及相關產品,若符合供個人自用,且價值在1000美元以下、重量6公斤以下者,可免申請輸入查驗。但食藥署強調,若攜帶豬肉相關產品,海關仍會依法攔截,並送交防檢署裁罰。

面對非洲豬瘟疫情,食藥署表示將持續把關邊境業務,並與農業部合力堅守防疫。針對旅客入境攜帶食品議題,食藥署認為入境時檢視「內容物」才是防疫重點,至於攜入重量調整的相關建議,可再評估。

各地衛生局忙著稽核肉品,圖為桃園市攔截非洲豬瘟疑慮肉品405公斤。(圖/張善政臉書)
各地衛生局忙著稽核肉品,圖為桃園市攔截非洲豬瘟疑慮肉品405公斤。(圖/張善政臉書)

食藥署同時提醒民眾,自國外旅行返國時,切勿攜帶或寄送含有肉類成分食品入境,並配合相關檢疫規定。違者除遭沒入食品外,也可能面臨鉅額罰鍰,呼籲民眾勿以身試法,共同維護國內防疫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民眾自國外購入食品,若非自用而被發現轉賣、販售等行為,將違反食安法,可處最低3萬元,最高300萬元罰鍰。據食藥署統計,近五年相關案件共781件,有744件已經裁處,總裁罰金額已達2045萬元,裁處金額最高為20萬元。

另據關務署統計,近7年內共查獲走私未經檢疫豬肉及含有豬肉製品1萬3583件、共2萬2372公斤,最高裁罰金額達100萬元。

留言衝人氣 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