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昭隆
眼看海鯤號無法如期於11月底交艦,軍方改變態度,坦言當初對造艦進度太樂觀,現在終於面對現實。在大罷免期間,民進黨把潛艦國造當做建軍政策宣導,指控在野黨「刪光潛艦預算」,還扣上「中共同路人」紅帽,當時青鳥死忠護航,如今面對真相該有多麼難堪,民進黨不僅欠在野黨1個道歉,對綠營支持者,也欠1個道歉。

潛艦國造最大的問題是少了一個國際技術團隊指導,韓國能造出傳統潛艦,還能外銷,主要是當初有德國幫助。台灣則是赤手空拳自己闖,雖有勇氣與決心,但海鯤號無法如期交艦,已是擺在眼前的事實。
昨天在立法院國防外交委員會,國防部長顧立雄與民進黨不分區立委羅美玲如同唱雙簧般,一問一答,為海鯤號無法如期交艦,打了一劑強效的預防針。

潛艦國造一路走來,就是一個「趕」字。有高階將領的野心,也有政治人物選舉盤算,還有軍火商的龐大利益。2023年趕著下水,也是政治考量大於軍事考量。
現在可好,國防部坦言,一般潛艦自製要7年,最多到16年,國防部既然知道潛艦國造的期程不可能在5、6年完成,為何過去沒人敢說?在野黨提出疑慮,國民黨不分區立委,亦是前海軍司令的陳永康曾建議後續艦建造期程須延長,從未受到重視。
再者,既知道至少要建造7年,為何在去年,海鯤號只做了4年餘,而且還沒進行岸測及海測、尚未交艦前,國防部就搶著編列7艘後續艦預算2840億元?外界任何質疑聲,都遭網暴,甚至獵巫,還去美國告洋狀,只能說民進黨著實是認知戰高手,打得在野黨挨悶棍,還叫不出聲。
有關潛艦後續艦預算,今年編列20億元,在審議階段,在野黨提4案,1案凍結、3案減列,軍方強調預算凍結將有延遲繳付問題,不利獲得國外政府輸出許可,衝擊後續艦建造,最後記名表決,通過20億元預算,但凍結10億元的決議。潛艦預算一毛未刪,對海鯤艦無法如期交艦,軍方真該還在野黨一個公道。
潛艦後續艦當然應該做,現在海軍有4艘潛艦,其中2艘役齡超過70年,一定要替換,但海鯤號就算造好,也是上世紀的潛艦,後續艦務必重啟爐灶,而非延用海鯤號構型。潛艦是不對稱戰力,台灣需要先進的潛艦,才能發揮水下戰力。(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