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揮大刀,祭出對等關稅,全台灣都陷入32%關稅的憂慮中,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4日發文表示,過去為了保護產業的高關稅應立即調整,像汽車保護幾十年,仍然是扶不起的阿斗,很多傳統產業的壁壘也要調整。

謝金河指出,川普要讓美國偉大,怎麼會拿刀子砍別人,也砍自己?看起來背後一定有戰略與戰術的考量。二戰以來,美國的消費撐起全球經濟,美國人花錢消費,大量的進口,形成龎大的貿易逆差,而美元則透過逆差流向全世界。各國對美國順差,拿到美元,又透過央行買美國國債,這是一個週而復始的資金鏈。
謝金河說,過去很長的時間,美國量化寬鬆,印了很多錢,這些錢流入股市,房市,造成巨大牛市。中國是美國消費最大受益國,從90年代起,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中國從逆差國快速變成大順差國,去年中國對美國的順差2954億美元,中國的外匯存底也一度累積到4兆美元。
謝金河表示,現在川普發現美國負債36兆美元,再這麼寅吃卯糧下去,美國可能崩潰,現在揮大刀要改變這個型態,當然這個世界會轉向。這次川普把中國關稅加到54%,也把所有中國洗產地的國家都標示高關稅,這才是這一局關稅戰的核心。接下來才是中國經濟最具挑戰的時刻!
謝金河認為,我國除了汽車關稅、傳產貿易壁壘要調整;還有台灣對農牧產品的採購,要從中南美如巴西等國轉向美國,像美牛,美豬的問題,如果公投沒有回應,今天問題會更大。接下來是平衡順差,台灣必須多採購美國的天然氣,石油,也許考慮多買波音飛機,國防預算可能要多增列。
謝金河說,過去企業到東恊,墨西哥等地投資,現在避無可避,可能要勇敢投資美國!央行在雙率政策上太過積極的手也要鬆開。現在新台幣兌美元的匯價和泰銖差不多,台灣能說不干預𣿬率?最後,賴清德總統可能要找到一個驍勇善戰的經濟談判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