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表示,各大專院校可運用高教深耕計畫等教學相關補助款,支援學生參與花蓮災後重建工作,引發各界討論。立法委員洪孟楷在社群媒體上對此政策提出質疑,認為政府是否在「深耕卸責」。

根據教育部說明,若學生參與救災行動屬於課程學習範疇,學校可以運用現有的教學補助款,包括高教深耕計畫在內的經費支援。教育部同時提醒,各校在安排學生參與救援活動時,必須特別注意學生安全,並提供完善的防災安全教育。

洪孟楷表示,風災過後十幾天,災區還是一片泥濘,結果教育部竟然告訴各大學,可以用高教深耕計畫的經費補助學生去花蓮清淤,「這到底是什麼邏輯?讓學生去救災,跟提升國際競爭力有關係嗎?」
洪孟楷指出,高教深耕計畫從2018年開始,第一期五年,第二期2023年延續,每期編列約兩百億。這筆錢原本是要強化大學的研究與教學品質、推動多元發展、提升學術國際化的。結果現在變成救災補助金?教育部難道以為學生去搬土石,就能接軌國際嗎?

洪孟楷直言,災後十多天,大學生還被動員進災區,這不是榮譽,是政府失能的證明。中央該做的事情不做,只會轉移焦點、掩飾施政不力。災民需要的是安全回家、生活恢復,不是看到一批又一批志工去補政府的位子。
洪孟楷指出他上週在立院質詢時已經問過,大量泥沙還在上游,堰塞湖水位不穩,萬一再潰堤怎麼辦?然而相關單位卻推來推去、怕擔責任,誰都不敢先動。這種多做多錯、不做不錯的官僚心態,才是最可怕的災難。
洪孟楷強調,一個少數政府如果不敢任事、不敢負責,只會用話術來搪塞,那不只是花蓮災民受苦,全台人民也只能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