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OW健康
77歲的陳爺爺因不明因素導致背痛難耐,起初以為是背部拉傷的緣故,但在坊間診所吃藥、復健都無法改善,後來到醫院求診,醫師透過影像及理學檢查,發現患者腰椎第1節出現壓迫性骨折,與家屬討論治療方案後,決定執行「微創骨水泥手術」,術後隔日陳爺爺已能下床自行活動,並漸漸恢復正常生活。
醫師洪立偉指出,壓迫性骨折常見於骨質疏鬆的患者,是一種全身性的骨骼疾病。(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骨質疏鬆患者需小心 易有壓迫性骨折
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洪立偉指出,壓迫性骨折常見於骨質疏鬆的患者,而骨質疏鬆依照病因可分為2大類,一類為原發性骨質疏鬆,主要和自然老化、女性停經後缺乏賀爾蒙導致骨質大量流失,及人體腎臟無法合成足夠的活化性維生素D,使鈣吸收下降等情形有關;另一類為續發性骨質疏鬆,像是營養不良、姿勢不良、甲狀腺功能異常、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抽菸、過量飲用茶、酒或咖啡。
洪立偉進一步說明,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的骨骼疾病,起因於造骨細胞與蝕骨細胞之間的不平衡,早期並不會產生疼痛,因此許多人往往在骨折發生當下才知道骨頭已經無法承受外力傷害。
保守治療靠藥物及護腰 患者得需忍痛1個月
治療上,壓迫性骨折若選擇保守治療,可給予消炎止痛、肌肉鬆弛等藥物,再搭配上護腰,讓壓迫碎裂的骨頭慢慢癒合,久而久之疼痛感就會慢慢減緩,但通常需忍耐1個月的時間,得評估患者疼痛耐受度與動力受限的狀況。
針對嚴重壓迫性骨折患者,洪立偉建議,可選擇進行微創骨水泥手術,透過3釐米的骨穿細針,再X光影像導引下將骨水泥注入椎體骨折處,除了可大大改善疼痛,術後可大幅增強椎體強度及脊椎穩定性。
患者在術前核磁共振影像(右圖)顯示,腰椎第1節呈現壓迫性骨折。而手術過後X光(左圖)顯示,水泥注入椎體骨折處,增強椎體強度及脊椎穩定性。(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最後,洪立偉提醒,65歲以上女性或70歲以上男性應定期接受骨密度檢查,飲食上要攝取足夠的鈣質、維生素D、維生素K2與植物性雌激素,並維持規律的負重運動,以促進骨質健康。一旦出現背部不明原因疼痛時,務必盡快就醫檢查,除了可改善疼痛增加生活品質以外,也可降低潛在其他原因造成神經被壓迫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