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春月刊
你也是傷口癒合後卻發現疤痕卻遲遲不消,甚至逐漸隆起成一條蜈蚣狀的紅色疤痕嗎?既不美觀,讓人又癢又抓,甚至還會隱隱作痛。這個令眾多愛美人士頭痛的症狀,稱為蟹足腫(Keloid)。
圖/翻攝自網路
目前,仍未了解蟹足腫確切形成原因。蟹足腫大小因人而異,有些人有容易產生蟹足腫的體質,使得蟹足腫較容易在這些人身上產生。根據研究指出,以人種來看,蟹足腫在非洲、亞洲和拉美人身上比較容易產生,而非洲和亞洲人中又有約1/3的人的一級血親,也有蟹足腫的症狀,顯示其擁有家族遺傳的傾向。另一研究則顯示蟹足腫和家族遺傳也有關聯性。
臺灣人蟹足腫體質約占總人口的1%,即每100個人就有1個可能有蟹足腫發生的可能。蟹足腫最常發生的部位在前胸(佔48.9%)及背部肩胛處(佔26.9%)。過去蟹足腫被認為是難治療的疾病,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手術切除後復發的機率仍高達50-70%。若以年齡來看,10~30歲間是蟹足腫的好發區段。此外,蟹足腫出現的時間可長可短,但最慢通常在1年之內會生成,蟹足腫可能會讓人感到搔癢或是刺痛。
醫師指出,傷口痊癒卻長出蜈蚣狀疤痕,可能有「1體質」,事先預防9要點:
1.任何皮膚相關手術之前,要告知醫療機構與人員,以進行常規性的評估。
2.可能種牛痘、打卡介苗等都會長出蟹足腫。
3.蟹足腫無法根治,除非影響外觀,患者可學習和病灶和平共存。
4.創傷早期應積極診療,打針加上貼美容膠或矽膠片進行物理性壓迫,並應避免再度刺激。傷口癒合的穩定期約需半年,宜觀察狀況,貼膠片3~6個月。
5.避免打耳洞或刺青,以免造成身上多一個傷口,多一分發病機會。
6.任何發炎性疾病都可能導致發病,年輕人長青春痘或是毛囊炎,早期紅腫、膿包愈早治療愈好,勿放任3個月或半年不予處理,否則發生蟹足腫的機率會變高。若到癒合的疤痕階段,可採取打針加物理性壓迫處理。
7.蟹足腫不可預期,何時發生、長在哪個部位、發生的頻率、嚴重程度或病灶大小都無法預知,只能盡量去避免可能的引發因子,像是避免外傷,勿刺激病灶,運用物理性壓迫以避免疤痕過度增生。
8.孕婦剖腹產後,傷口宜貼美容膠或矽膠片予以壓迫,以降低發生率;也有剖腹產後2~3年才出現腫塊者,需打針消腫加貼膠片約半年。
9.由於有些惡性疾患,像是惡性纖維瘤、類肉瘤或感染性疾病如深層黴菌感染,也會在皮膚上產生類似蟹足腫的病灶,若診斷錯誤會有致命風險,有疑義時仍應切片檢查為宜。
- 文章授權轉載自《常春月刊》
- 延伸閱讀:
。每100人就有1人有!蟹足腫會遺傳 醫揭「2好發部位」:小心擠痘痘也可能釀成
。疤痕突起小心就是蟹足腫!怎麼治療?如何消除疤痕? 皮膚科醫師完整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