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程正邦/綜合報導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死者解剖驗出「米酵菌酸」為台灣首見,腎臟科醫師王介立指出,米酵菌酸是粒腺體毒素,大家最耳熟能詳的粒腺體毒素就是氰化物,會讓細胞無法呼吸,造成「全面性細胞死亡」。
王介立昨晚在臉書發文指出,關於米酵菌酸在過去造成的案例,最早是在印尼,來自一種叫Tempe bongkrek的食品,1951年至1975年間,有7216人受影響,850人死亡。1988年後,雖然印尼官方禁止生產tempe bongkrek,但偶爾仍有中毒事件發生。隨後在中國和非洲莫三比克也有出現相關致死案例。
近年來相關中毒事件大多是發酵玉米食品,木耳和濕米粉,而且都和發酵食物有關,例如這次事件的河粉和粿條,產生有毒素的濕米粉在烹飪和食用過程中沒有異味,也沒有顏色和性狀變化,煮熟都無法減弱毒性,
據《中央社》報導,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表示,米酵菌酸有強烈毒性,即使是極少量的1.5毫克米酵菌酸也可能致命,主要影響肝臟、腎臟和腦部,症狀為全身無力、頭暈、嗜睡、腹痛、嘔吐等,患者可能併發血便、血尿、低血壓、心律不整、體溫過高、黃疸、四肢僵硬、呼吸困難、休克,嚴重時可能在症狀出現後20小時內死亡,國外報告群聚事件致死率介於30%至100%。
醫師潘建志表示,雖然中毒不易治療,但未必就完全束手無策,有研究指出,如果培養基中不含有椰子油或甘油,那麼產生米酵菌酸的唐菖蒲-伯克氏菌雖然會繼續生長,但就不會合成米酵菌酸毒素。
醫師李建璋則說,確診米酵菌酸中毒的方法,是患者或是食物細菌培養陽性,或經蛋白質鑑定確定米酵菌酸存在。然而致死最大的原因是毒素,利用器官支持期待自我康復,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辦法。建議民眾短期內對於不是新鮮烹煮,而是重複加熱的米、麵主食應該都要小心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