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中心/綜合報導
據氣象署統計,花蓮403地震至今餘震數達1332次。前氣象局長鄭明典今天說,從地震活動時間序列及空間遷移資訊觀察,餘震衰減特性主要為離主震時間越久,規模越小,數量越少。

主餘震地震序列在時間和空間上有明顯關連。(圖/鄭明典臉書)
據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統計,截至今天上午10時6分止,花蓮403規模7.2地震已有1332次餘震,其中規模5至6共64次,規模6以上共5次。
據統計,403地震後餘震數逐漸下降至每日約個位數,但在22日當天突然密集發生88次餘震,而23日則發生規模6.3及6.0的餘震、23日當天總餘震數達194次,接著至今又呈現逐漸緩和的趨勢。
鄭明典今天在臉書表示,根據地震中心提供4月花蓮地震活動的時間序列及空間遷移資訊,主要為逆斷層(Thrust Fault)震源機制(Focal Mechanism),主餘震地震序列在時間和空間上有明顯關聯。
鄭明典表示,餘震衰減特性主要為離主震時間越久,規模越小,數量越少。
%E9%9C%87%E6%BA%90%E6%A9%9F%E5%88%B6(Focal%20Mechanism).jpg)
主要為逆斷層(Thrust Fault)震源機制(Focal Mechanism)。(圖/鄭明典臉書)
地震測報中心日前表示,花蓮地區是板塊擠壓碰撞的強烈地區,403地震後導致當地構造不穩定,因此會有應力調整現象,餘震有時候會偏北,有時候會偏南。
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日前提到,若從921地震的經驗來看,餘震至少要3到6個月才會平緩,因此研判403地震的餘震還要持續3個月。(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