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及基因療法穩步崛起中!安全性、生產製造、劑量決定、商模挑戰多

分享:
0:00
volume_up

文/環球生技 吳培安、李林璦

本月(28)日,於南港盛大展開的「亞洲生技大會」中,Session 11以「細胞、基因療法及新型賦能平台」為主題,由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主持,邀請到諾華全球藥物開發總裁兼醫療長/投資公司Syncona管理合夥人John Tsai(蔡正華)、美國哈佛大學副教授暨AKOUOS創辦人Luk Vandenberghe、全福生技總經理徐文祺、中研院化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玉如、賽紐仕醫藥(Syneos Health)細胞與基因療法商業發展資深總監Wei Wang,同台分享經驗及觀點。

John Tsai:細胞及基因療法 研發產品線正穩定崛起

 蔡正華表示,細胞及基因療法(Cell and Gene Therapies, CGT)相較於發展歷史悠久的小分子、抗體藥還相當初期,但研發產品線正在穩定崛起,在1995年時兩者加起來還不滿200件,但自2014年起開始激增,2022年這兩類療法都已經超過2000件。
 
在新批准產品的佔比上,2021年有6%、2022年有7%,且預估自2023年後,每年都會有6%到11%的活躍臨床試驗屬於CGT;而在適應症方面,對於基因療法和非基因修飾之細胞療法,最為熱門的適應症都是癌症和罕見疾病,但非癌症適應症預期將會越來越多。

Luk Vandenberghe:基因療法全球萌芽 安全性、生產製造為挑戰

 Luk Vandenberghe分享,基因療法在臨床上應用上,在眼科、脊髓肌肉萎縮症(SMA)、癌症上已有一些患者獲得治癒的案例;目前統計至今年7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經批准15個細胞基因療法產品,其中最多獲批的是CAR-T療法佔6項、以腺相關病毒(AAV)為載體的基因療法佔5項。
 
Vandenberghe表示,目前全球的細胞與基因治療市場已經超過100億美元。事實上,基因療法在1980到1990年代因為人類基因體計畫而達到熱度高峰,但是在2000年到2010年代卻由於安全性問題讓發展暫緩,大家開始重新找尋合適的適應症,並謹慎地進行研究與臨床試驗,目前已經慢慢開花結果。
 
Vandenberghe指出,基因療法是變動性高且極複雜的領域,目前我們正站在發展的十字路口,目前的臨床資料有限,還未累積大量的安全性資料,但要是能突破安全性問題,基因療法就可以展翅高飛;此外,在生產製造上,也還需要許多創新研發克服各種挑戰。

徐文祺:CGT首次人體實驗初始劑量難度高 需導入預測性模組、經驗方法

 徐文祺於其演講中表示,在首次人體實驗(First-in-human, FIH)的初始劑量選擇上,CGT會比傳統藥物來得困難,因為動物模型難以預測CGT施用到人體時,可能會出現的細胞激素釋放症候群(CRS)和神經毒性,因此僅基於毒性的傳統癌症FIH研究,可能並不適用於細胞療法,更多時候是根據經驗方法(empirical method),在為患者帶來最佳的效益、且毒性可管控的情形下決定劑量。
 
徐文祺表示,法規單位現在也開始鼓勵CGT開發商使用預測性模組,例如酵素動力學和異速生長比率(allometric scaling),來決定FIH所使用的劑量;針對使用AAV作為載體的基因療法,徐文祺也提出劑量比例(dose scaling)的經驗公式,基於動物實驗的劑量,加上活性因子(activity factor)和比例因子(scaling factor),來評估FIH所使用的劑量。

陳玉如:不只基因體!蛋白質體助肺癌早期患者精準檢測、更早重視惡化風險

 陳玉如曾帶領美國與全球13國合作的「癌症登月計畫」中的臺灣隊,首創全球首個奈米探針質譜檢測技術,從而成為國際知名的蛋白質體(proteomics)研究先驅。
 
例如,陳玉如帶領科學家和醫師團隊,在2020年登上《Cell》封面故事的非小細胞肺腺癌(NSCLC)研究成果,即是藉由分析患者的蛋白質基因體學,在現有的患者分類系統中,更精確地在早期階段(early phase)中區分出類晚期階段(late-like subtype)的次分類,從而促進後續基於蛋白質生物標誌的體外診斷(in vitro diagnosis)和實驗室開發檢測服務(LDTS)的衍生,幫助早期檢測和癌症精準用藥的發展。
 
現在,陳玉如的研究成果,也被應用在一項用於復發風險評估之同類首見(first-in-class)四種蛋白質血檢套組開發,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的標靶藥物合併療法與B細胞受體磷酸化訊息研究,以及細胞療法開發商育世博生技的自然殺手細胞(NK)腫瘤療法中。

Wei Wang:細胞、基因療法商業化難 建構平台、轉換成熟資產開發商模

 Wei Wang分享,CGT商業化的重點在於從查驗登記、臨床開發、市場准入到患者參與都須制定明確策略,其任職的賽紐仕醫藥,經常與客戶合作縮短實驗室到診間的距離,並已在過去五年內完成2700個臨床試驗、治療74.3萬名患者,其中執行了60個以上的細胞療法、65個以上的基因療法臨床試驗。
 
Wei Wang表示,CGT的商業化越來越困難,CGT生技公司募資金額在2022年下降,2023年1月跟前一年相比的年增長率(YoY)是負成長59%;賽紐仕醫藥曾對生技公司關鍵決策者進行問卷調查,其共同認為CGT最大的挑戰,在於沒有類似的藥物開發可以遵循,只能不斷嘗試與失敗,因此資金非常重要,此外,臨床試驗患者要能持續參與不退出試驗也是一大挑戰。
 
Wei Wang表示,大多數公司已經建立了核心科學技術、領導階層團隊、與商業策略三個基石,下一步須將CGT建構成為平台,並發展成為成熟的資產開發商業模式來達到差異化。

而在演講後的綜合討論中,由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沈家寧主持,與五位講者對談,並討論到對臺灣投入CGT研發的建議。John Tsai強調,必須精確地了解鎖定的患者族群,Wei Wang則補充,開發商應和醫療提供者充分溝通、另一方面了解患者的需求,並關注產品上市後將由誰買單。
 
徐文祺則強調預測性模組對FIH研究初始劑量的重要性,並表示為了患者的福祉,開發商需保持開放合作的心態;陳玉如則認為,臺灣的LDTS法規現在比較注重基因,但蛋白質的精準檢測還未受到重視;Vandenberghe則分享,這幾天與臺灣的專家交流後,認為臺灣在晶片及分析方法上握有獨特技術,能夠幫助把關CGT的安全性。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