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鄉太巴塱部落的紅糯米生活館3日深夜發生大火,由於建築物採用傳統工法建造,以茅草、細竹與黃籐等易燃材料為主,導致火勢迅速蔓延,最終造成全館焚毀,建築物及內部珍貴的紅糯米種子全數付之一炬,所幸這起火災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

警方指出,事件發生在3日晚間11時許,由茅草與竹子搭建的傳統建築在短時間內陷入火海,消防單位獲報後立即調派11輛消防車與超過20名消防人員前往救援,從接獲通報到消防人員抵達現場不到5分鐘,仍無法挽回損失。此外,這場大火不僅摧毀整座生活館,還波及停放在門口的兩輛汽車,其中一輛廂型車車頭變形泛白,另一輛轎車更嚴重燒到只剩骨架。
太巴塱社區營造協會理事長蕭明山表示,館內保存的珍貴紅糯米Katefaay種子已全部燒毀,紅糯米是太巴塱部落阿美族人的傳統作物,一年僅有一期採收,產量少且栽培不易,對部落文化傳承具有重要意義,未來將需要仰賴農政單位及族人協助,重新展開保種工作。

這座於2014年建立的紅糯米生活館,是以當地耆老和青年以阿美族祖屋為藍本共同打造,不僅作為紅糯米種子的保種基地,也是部落推廣食農教育、文化導覽與發展經濟的重要據點。館內平日提供文化導覽、農事體驗與部落農特產展售等服務,每年吸引眾多遊客與貴賓前來參訪。
蕭明山感嘆,原定7月19日舉辦的紅糯米季活動也將全面取消,後續沉澱之後再展開重建工程,也期盼社會各界在過程中協助部落完成重建工程,再續紅糯米傳承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