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循環週期大亂所致? 美股專家警告:8月極好極壞將同時發生

分享:

記者呂承哲/綜合報導

新冠疫情以來,全球先是經歷短暫經濟衰退,隨後迎來遠端商機大爆發,供應鏈斷鏈導致商品供不應求、價格急速攀升,隨後又迎來烏俄戰爭,導致全球受高通膨所苦,加上全球央行進行升息潮,經濟衰退也隨之而來,但包括大陸、日本的央行為了持續刺激消費,持續維持貨幣寬鬆政策,讓全球經濟循環出現不一致,最新消息則是日本央行調整殖利率曲線控制(YCC)政策,一度影響美債殖利率上週四(27日)走高、美股震盪,終結道瓊工業平均指數自1987年以來最長連續漲勢,雖在隔日因為通膨前景持續回落激勵重回漲勢,但專家認為,美股在8月將面臨極好與極壞的極端表現,主要是看投資人是以何時期比較。

專家認為,美股的績效表現變化可能是隨機性。(圖/美聯社)

據《MarketWatch》報導,專欄作家 Mark Hulbert 表示,道瓊指數自1896年問世,直至1986年這90年間,8月平均績效約為1.8%,是其他月份平均值4倍之上,勝出約1.4個百分點。但在1987年之後,8月卻變成全年績效最差的月份,平均值來到- 0.8%,落後其他月份平均值 1.7 個百分點,甚至比普遍被視為表現最差的9月還差。

但若拉長到1896年至今,其實表現沒有特別好或特別壞,至於是何種原因於1986年後扭轉局勢?Mark Hulbert分析1990 年迄今的「經濟政策不確定性 (EPU) 指數」,該指數通常用來觀察經濟不確定時期的變化,但從結果來看,還是無法說明1986年前後的8月績效變化有何種關聯性。

Mark Hulbert再使用自己設計的指數「Hulbert Stock Newsletter Sentiment Index(HSNSI)」,來分析平均推薦股市曝險部位,投資人信心變化如何,結果依然一無所獲。Mark Hulbert認為,從數據來看,可能績效出現明顯變化是隨機性的,這其實跟華爾街針對某些變化而被吸引目光、進而解釋可能對市場的影響的方向類似,事後大部分被證實僅是統計學的雜音而已。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