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保宏/綜合報導
國防部今(18)日上午舉行「軍用機動化儲能設備發展與運用說明」記者會,中科院飛彈火箭研究所副所長任國光表示,中科院自98年起承接科技部和經濟部的儲能計畫,發展儲能相關技術。中科院表示,一旦台電供電中斷,位於停電區域的國軍單位運作會遭受嚴重影響,因此建置再生能源供電系統與儲能微電網,為國軍建立可靠及自主之電力來源為國軍重要之發展方向。
國防部小型機動儲能供電系統。( 圖/國防部提供 )
任國光提到,軍用激動話儲能設備研發緣由,起自於台灣地區自產能源匱乏,98%能源供給仰賴進口,且臺灣歷經88風災的重創,曾導致山區對外電力與通訊中斷,山區部落與世隔絕,發現發電系統為集中型發電、南電北送,因此分散式備援電力及儲能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於是中科院以國防科技研發能量為基礎,配合政府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結合綠能、節能、儲能重要關鍵技術,將電源轉換及能量管理技術做研發,並持續擴展到實際場域應用及民生及軍用儲能。
我國重要地區目前電力來源,主要仰賴台電公司供應,一旦台電供電中斷,位在停電區域內之國軍各單位運作將遭受嚴重影響,因此建置再生能源供電系統與儲能微電網,為國軍建立可靠及自主之電力來源為國軍重要之發展方向。
此外,國軍軍事現代化過程中,各軍種對電力的倚賴程度逐步加重,一旦電力中斷供應,軍用電網與軍事戰備雷達、通資等系統將癱瘓,為了防止軍用電網與重要軍事戰備設施在水災、颱風時無法使用,再加上許多國家也握有入侵中央電網的技術,建置軍用機動化儲能設備與儲能微電網為保存國軍戰力之重要發展方向。
其中現有成果,參考國外軍事設施及裝備運用綠能的規劃及建置案例,並分析國內環境,提出國軍軍事設施及裝備運用綠能及儲能的順序及效益。可依據每個軍事營區之需求,規劃建置再生能源結合儲電系統,提供營區重要設施於市電電網無法供電時,7-14天運作所需之電力。
軍事微電網。( 圖/國防部提供 )
預期成效方面,發展軍用機動化儲能設備發展與運用,在台電供應中斷,柴油發電耗盡,可以確保戰時指揮所、指管通情、武器系統能正常運轉,後續中科院可結合產業界共同針對國軍需求,開發適當綠電系統,達到節能減碳、產電、儲電、配電、及戰備等效益,協助國內產業取得相關領域之技術突破,奠定產業永續發展之基礎。
國軍未來可將各營區的供電系統逐步建置為可孤島運轉的微電網電力系統,以確保各營區於戰時,市電中斷狀況下,可獨立運作,達到國軍能源自主及降低使用石化能源的雙重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