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是肝臟發炎的重要表徵,但初期症狀往往不易察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王璞指出,當體內膽紅素過多時就會引發黃疸,民眾應留意5大徵兆及早就醫。

王璞醫師解釋,膽紅素是紅血球分解後產生的黃色色素,正常情況下會經由肝臟代謝後排出體外。但當肝臟代謝系統異常,或膽紅素排出不順暢時,就會導致血中膽紅素累積而引發黃疸。
根據臨床觀察,黃疸有5大重要徵兆需要注意:
- 眼白泛黃:通常比皮膚變黃更早出現
- 皮膚變黃:從臉部、軀幹、四肢逐漸明顯

- 尿色深如紅茶:可能是膽紅素經尿液排出所致
- 糞便顏色變淡:膽汁無法排入腸道所造成
- 皮膚癢:特別是阻塞性黃疸,膽鹽累積刺激神經末梢
王璞強調,民眾平時應落實健康生活習慣,包括避免酗酒與不當藥物使用、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特別是肝功能與B型、C型肝炎篩檢。此外,也要維持良好衛生習慣以防病毒感染,並注意均衡飲食、控制體重,預防脂肪肝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