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升反裝甲武器的訓練成效,國軍近期舉行年度「天馬」操演,其中第4作戰區(第8軍團)已於12日在屏東枋山鄉加祿堂空軍防訓中心靶場實施,第5作戰區(第10軍團)則於20日在台中大甲溪北岸陣地實施,並首度以M1167型悍馬拖式飛彈車發射拖二B式飛彈。

參演的第10軍團下轄第586裝甲旅、第234機步旅,去年還是南下屏東枋山參加「天馬」操演,今年則是直接在台中地區實施,利用飛彈車上配備的M41A7型改良目標獲得系統(ITAS)發射拖二A、拖二B式飛彈,而這也是陸軍新接收的該型反裝甲飛彈第一次曝光。
第5作戰區表示,訓練目的在於強化反裝甲部隊的作戰效能,同時磨練射手對於武器的熟悉度及射擊精準度,並熟稔灘岸戰場環境。此次訓場規劃考量部隊駐地位置、場地安全及地區民情等重點,以實地、實裝、實兵的模擬實戰射擊方式,使官兵更加熟悉射擊流程及操作要領,強化部隊整體作戰能力。

另外為了維護射擊安全,第5作戰區協請地區的憲、警、調及海巡等單位,負責陣地外圍道路及周邊海域安全維護,確保射擊任務順利執行。
第5作戰區強調,「天馬」操演著重於部隊訓練結合實戰景況,強化官兵臨戰應處能力,以提升實戰化訓練成效,鞏固作戰區堅實戰力。

陸軍司令呂坤修上將也親赴現場,視導參演的第586裝甲旅、第234機步旅等。他表示,面對敵情威脅,各部隊應持恆強化戰備整備,期勉參演官兵精進本職學能,並依據武器裝備屬性的不同,與實地戰術需求結合,進而達到實戰化訓練的成效。
此外,他特別強調在每次的操演過程,須以「安全」為首要,落實風險管控,以消弭潛在危安因素,確保訓練安全無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