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大槓龜!游盈隆曝三大原因:問題出在基本面

分享:

大罷免踢鐵板,首波24位國民黨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全未通過,引發討論。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認為,導致大罷免大槓龜有三個原因,包括民意反對大罷免、中心訴求不靈,以及罷團選錯戰場。

游盈隆今天(27日)表示,「大罷免,大槓龜」的結果出來後到現在,還不到24小時。這一段時間,全台不分綠藍白都還籠罩在如夢似幻的感覺中,不敢相信有24+1全部槓龜的事情發生,「為什麼說大罷免是不可能實現的事?因為連少數一兩個藍委都罷免不了,憑甚麼想一舉罷免41個、31個或24個?如果這不是瘋狂,那什麼是瘋狂?」

對於726大罷免結果,盧秀燕今指出,這是人民的勝利。(圖取自盧秀燕臉書)
對於726大罷免結果,盧秀燕今指出,這是人民的勝利。(圖取自盧秀燕臉書)

游盈隆指出,若要簡約地解釋大罷免為何大失敗,他的看法是「問題出在基本面。」最重要因素有三:

第一、台灣主流民意強烈反對大罷免行動,所形成的全國或罷區的政治意見氣候,明顯不利大罷免,是客觀的事實。

第二,中心訴求不靈:過去七個月,罷團提出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罷免藍委理由,但歸納起來有三個中心訴求:一、毀憲亂政;二、反共護台;三、對台灣未來的憂慮。台灣民意基金會七月民調,針對這三個中心訴求做了全國性調查,但民調結果顯示,罷團的三大中心訴求都沒獲得多數民意的支持。如果進一步只從罷區看則顯示,支持比例更低,不支持比例更高,「一言以蔽之,罷團推動大罷免的中心訴求只獲得少數人的共鳴,不足以成氣候。」

大罷免的結果並不如民進黨的預測。(圖/中天新聞)
大罷免的結果並不如民進黨的預測。(圖/中天新聞)

另外,「反共護台」雖然是台灣人的高度共識,但明顯過半數的人不認為「大罷免有助於提升反共護台意識」。也就是說,在大多數台灣人眼中,反共護台的目的神聖,並不能正當化大罷免手段的不當,以大罷免失敗推論出「反共護台」或「抗中保台」訴求不再得民心,是明顯錯誤的解讀。

第三,罷團選錯戰場,犯了兵家大忌。罷團選擇在藍營地盤罷免藍委,先天上就處於不利的位置。這一點他先前也曾發文提醒,但當時罷團或綠營都沒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游盈隆十分納悶,罷團與綠營熱衷大罷免人士究竟是哪裡來的底氣和信心?竟然相信可以在深藍選區罷免掉深藍立委;同樣的道理,在深綠選區罷免深綠立委,一樣困難重重。最後,大罷免是一個大型群眾運動,成敗除了基本面因素外,還有許多組織面和技術面問題須克服,財務則是另一個重要問題。

留言衝人氣 9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