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醫學革命!心臟3D列印、微奈米機器人亮相深圳高交會

大陸第二十七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正在深圳舉辦,展示5000餘項全球科技前沿成果,其中類器官列印技術和微奈機器人等新科技成為矚目焦點,展現未來醫藥學發展新方向。

生物列印製成的類心臟器官可檢測藥物對心臟的安全性影響。(圖/翻攝《央視新聞》

《央視新聞》15日報導,在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現場,一個像心臟一樣跳動的類器官引人注目,這是通過3D生物列印機製作而成。這種心臟類器官由多能幹細胞經過約8天分化培養而成,不僅具備跳動功能,還有極大的醫學應用價值,可用於檢測藥物對心臟的安全性影響。

這台生物列印機使用的是由多能幹細胞分化出的功能細胞製成的「生物墨水」,能夠規模化列印特定類器官。據介紹,這是世界上首台可自動化、高通量大量生產類器官的設備,生產效率可達每天超過10萬個類器官,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這台生物列印機能夠規模化列印特定類器官。(圖/翻攝《央視新聞》

展會上另一項引人矚目的技術是微奈機器人,它們能在人體內充當「藥物快遞員」。其中展示的磁控奈米機器人集群由0.1微米大小的奈米機器人組合而成,大小僅為頭髮絲的1/1000,組成指甲蓋大小的機器人集群需要100萬以上的奈米機器人。

磁控微奈機器人能在人體內充當「藥物快遞員」。(圖/翻攝《央視新聞》

這些微奈機器人通過磁力控制,可根據目標實現特定任務。例如,已完成的栓塞機器人表面塗覆凝血因子,能用於堵塞血管,通過磁場聚集並利用熱激發凝血因子效果,實現永久性堵塞。這些技術未來有望應用於腦血管栓塞治療和癌症治療等領域。

研發人員表示,控制這些微小粒子集群是極具挑戰性的工作,「比如拿一個足球讓它移動較容易,但控制100萬個足球一起移動的複雜度會上升很多數量級。」目前,研發團隊已開始運用AI強化學習方法,提升機器人的智能效率和磁場控制能力。

研發團隊運用AI提升機器人的智能效率和磁場控制能力。(圖/翻攝《央視新聞》

這些微奈機器人還可根據設計擁有不同大小、形態和功能。展會上展示的一種不足一平方公分的貼片,未來可作為治療胃潰瘍的精準藥物「外賣員」,通過外部磁力設備引導至病患處送藥,實現體內精準治療。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