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少子化問題,行政院今日拍板育兒新方案,其中生育給付部分將由中央統一補貼至10萬元,預計於2026年1月1日開辦實施。行政院長卓榮泰強調,請勞動部、衛生福利部、農業部、人事行政總處及國防部持續通力合作,加速完成相關法制及行政準備作業。也請各地方政府及民間企業,以更多元的支持措施,營造育兒友善的社會環境。

卓榮泰今(18)日在行政院聽取勞動部報告《擴大生育補助方案─生育給付PLUS 生育補助至10萬》。該方案規劃讓女性國人(含與本國人結婚之外國籍配偶)生育,可請領社會保險生育給付加計生育補助,每胎均能達到10萬元,預計於2026年1月1日開辦實施。
勞動部指出,「家庭有育兒,政府來支持」,各類社會保險女性被保險人(含與本國國民結婚之外國籍配偶)生育,除可請領原有的社會保險生育給付外,將由政府另外編列公務預算加給生育補助,合計每胎10萬元,且雙生以上者,依比例增給。被保險人不須另外提出申請,達到簡政便民的效益。此外,針對未參加社會保險之女性國民或外國籍配偶,亦發給生育補助10萬元。相關作業由各保險主管機關、公教人員保險由本院人事行政總處、軍職人員由國防部另訂要點辦理。

「生育給付加補助至10萬」,讓領取生育給付較低者,有較多的生育補助,提供家庭更多的育兒支持。本項政策若以2024年生育率情境,年受惠人次12.7萬餘人(隨生育率趨勢變動),政府來支持家庭,鼓勵國人生育。
政府在「因應少子女化對策計畫2.0」中,推出3項精進措施,包含2項既有措施加碼升級、1項全新方案:首先自2026年1月1日起,擴大生育補助,在既有的社會保險給付之外,再加上公務預算補足差額,讓每胎的補助均達到10萬元;未參加社會保險的女性國人或外國籍配偶生育本國籍新生兒,基於福利服務公平原則,也將補助10萬元。
其次,自2025年11月1日起,實施「試管嬰兒補助方案3.0」,調高39歲以下不孕夫妻首次申請之第1次補助金額,由現行10萬元調高至最高15萬元,對於各胎之第2、3次療程補助,由現行6萬元增加至最高10萬元。另外39歲至未滿45歲之間不孕夫妻,首次申請第一次補助金額,由現行10萬元調高至13萬元,對於各胎之第2、3次療程補助,由現行6萬元增加至最高8萬元。低收及中低收入戶不分年齡及胎次,均補助15萬元。自2025年9月1日開始實施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減輕其取卵(精)療程的經濟負擔,取卵具最高7萬元/次補助,取精最高8千元/次補助,以此政策支持與協助癌友保留未來生育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