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職棒又一重大改革。大聯盟今天宣布,電子好球帶系統明年上路,使用12台鷹眼攝影機與5G網路追蹤投球位置,投手、打者或捕手不滿主審判決,可以當場提出挑戰。

美國職棒大聯盟23日宣布,將在2026年球季例行賽正式實施自動好壞球挑戰制。(圖取自X網頁x.com/MLB)
大聯盟今天宣布,經過競賽委員會的6名球團老闆、4名現役球員與1名現役裁判投票通過,俗稱電子好球帶系統的「自動好壞球挑戰制」(Automated Ball Strike,簡稱ABS)將在2026年球季例行賽正式實施。
明年球季開始,大聯盟比賽有新樣貌,每隊每場至少有2次挑戰好壞球判決的機會。挑戰成功不計次數,挑戰失敗最多2次。
規則限制挑戰的人員與時間。當主審做出好壞球判決之後,場上的投手、捕手或打者必須當下提出挑戰,用手觸碰帽子或頭盔示意,不能由教練或其他人幫忙。
隨著大聯盟普遍使用電子儀器,追蹤投跑打與守備等各種數據,各座球場都已裝設大量的攝影機與雷達裝置,「自動好壞球系統」的啟用似乎是潮流所趨。
這套系統4年前開始在小聯盟測試,今年用在春訓與明星賽,使用球場架設的12台鷹眼(Hawk-Eye)攝影機,和5G網路追蹤投球位置。
電腦系統將依照每個打者的身高比例,設定不同的好球帶。當有球員提出挑戰時,現場的大螢幕將同步播放這一顆球通過本壘板時的動畫,再由主審宣告挑戰成功或失敗,全程大約15秒。
根據今年288場春訓熱身賽測試,平均每場出現4.1次挑戰,其中52.2%挑戰成功。
大聯盟主席曼佛瑞德(Rob Manfred)指出,這套制度並非每一球都交給電腦判決,而是使用挑戰制,不僅保留裁判在比賽中不可或缺角色,也能在高張力的比賽中確保判決的公正性,兼顧比賽的流暢度。
西雅圖水手隊老闆、競賽委員會主席史丹頓(John Stanton)表示,這套系統保留棒球比賽的人性元素,但同時給場上球員一個工具,能在關鍵時刻修正錯誤的判決,也為觀眾帶來全新的互動體驗。
這是大聯盟近年多項改革的最新一環,包括引進投球計時器(Pitch Clock)、加大壘包、開放使用電子暗號系統(PitchCom)、場邊可使用平板電腦看影片、查數據。(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