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針1億元!健保署審查通過,將AADC缺乏症基因治療藥物納入健保給付,預計12月1日起生效。這款藥物為健保史上單價最高的藥物,預估首年將有13名病患受惠,因為價格高昂,會採取「分期支付」,觀察病人病情,用藥後「有效果才開始付錢」。

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表示,會議結論授權健保署可與廠商進行價量協議,預期最終價格將低於目前市價。由於藥價昂貴,將採取分期支付方式,並以病患用藥後的效果作為給付依據。
AADC缺乏症是一種遺傳性罕見疾病,患者因DDC基因突變導致嚴重動作障礙。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截至2025年7月,國內通報病例72人,其中27人死亡、45人存活。台灣新生兒發生率約3萬分之1,遠高於日本的16萬2千分之1、美國的6萬4至9萬分之1,以及歐盟的11萬6千分之1。

台大醫院小兒部暨基因醫學部教授胡務亮指出,AADC缺乏症患者通常在嬰兒早期就出現症狀,包括發展遲緩、動眼危象、低張力及四肢運動異常等問題。若未接受治療,病童大多在2至5歲之間因吞嚥、嗆咳等併發症而死亡。
這項基因治療是由台大醫院團隊自2007年開始研發,至今已成功治療30名個案,最長存活時間超過10年。該藥物已於日前獲得歐盟上市許可。健保署長石崇良強調:「即便這樣付,全台灣每一個人也只付不到5元,卻可以救一個罕病小朋友,絕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