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與錢同行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將對台灣實施20%的對等關稅,台灣政府表示此為「暫時性關稅」,仍將努力透過協商爭取更有利條件。然而,美方貿易代表已明確表示「差不多就這樣了」,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在最新一集節目《與錢同行》中,主持人張雅婷邀請前立委蔡正元博士深入剖析情勢。蔡正元指出,實際問題不僅止於關稅高低,而在於是否附帶「大禮包」條件。他強調:「若關稅差距僅5%,台灣企業尚可忍受;但若附加條件過於嚴苛,台灣將在與日韓競爭中處於劣勢。」
根據節目內容,日本與韓國均與美方達成協議,將原先25%的關稅降至15%,但需額外承諾鉅額投資。日本需投入5,500億美元,韓國則需投資3,500億美元,並在造船、半導體、農產品等領域進行實質讓利與市場開放。相較之下,台灣的「大禮包」至今未公開,卻傳出涉及台積電對英特爾投資、4000億美元產業基金及開放特定美國商品零關稅等條件,令產業界憂心忡忡。
蔡正元指出,韓國在談判中可謂戰術靈活,將造船業困境轉為談判籌碼,不僅爭取到穩賺的造船訂單,更成功將勞動力與技術移轉至美國,創造雙贏局面。
蔡正元在臉書發文表示,民進黨政府去美國談出關稅20%,事後神神秘秘不肯公開討論,現在才揭露這20%只是疊加關稅,「也就是,台灣出口去美國的貨品關稅不只課徵20%,是在原有的關稅上再疊加20%」。
蔡正元接著指出,難怪民進黨政府遮遮掩掩,不敢讓民眾知道真相,「更不敢提韓國的關稅15%,是天花板關稅不是疊加關稅」,「民進黨政府怎麼談得那麼爛,X!」